现在我们入学的第一步就是学习汉语拼单,所使用的一套汉语拼音,是共和国成立后由政府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至1957文字改革时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的,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普通化的一种音票。古人要认识汉字读出...
最早的时候,并没有汉语拼音的存在。直到明朝时期,公元1610年,一位名叫金尼格莱的法国传教士来到了中国。金尼格莱是一位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理解的人。1626年,他在《西中儒耳目资》一书中首次准确地使用拉丁字母记录了汉字的读音。在金尼格莱在中国期间,他结识了韩云、王征等人,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基...
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汉语拼音方案》成为拼写中国地名人名的国际标准,我国的外交文件和新华社电讯稿全面采用《汉语拼音方案》来拼写中国的地名和人名,才终结了用威妥玛式拼音和邮政式拼音拼写中国地名和人名的历史。如今,我们还能在“中华香烟、张裕葡萄酒、茅台酒、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商标和标牌上...
古代学习汉语是没有拼音的,所以古代人认字都很慢,需要先生手把手的叫 但是古代也有标注读音的方法——反切 就是用两个已经知道读音的字去标定一个新认识的字的读音 第一个字标定生母(现在的说法),第二个字标定韵母和音调(古代称平仄)比方说,标定一个字“古”,就可以用如下方法:个虎 古 ...
例如,最早的《弹歌》:断神森桐竹、续竹;飞土、逐肉。短短八个字,至今仍押韵。那时的人们对押韵的理解,仅限于实践,而不懂得其深层原理,主要是依据地方方言和口语来押韵,没有统一的标准。直到汉代以后,随着佛教的传入,一些杰出的文人士大夫受到梵语的启发,发现了汉语中声母和韵母之间的关系,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