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报怨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以直报怨3>,以德报德4>。」 〔注解〕(1)典故或见于《老子》第六三章、《尸子》。 (2)德:恩泽、恩惠。 (2)以直报怨:用正直之道回报怨仇。 见「以直报怨」。 (2)以德报德:别人用恩惠待我,我也同样的用恩惠回报他。 见「以德报德」。 〔参考资料〕■《老子》第六三章为...
以德报怨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599 成语 以德报怨 注音 ㄧˇ ㄉㄜˊ ㄅㄠˋ ㄩㄢˋ 汉语拼音 yǐ dé bào yuàn 释义 不记仇恨,反以恩德回报他人。 #语出《论语.宪问》。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典源 #《论语.宪问》1>或曰:「以德2>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3>,以德报德4>。」 〔注解〕(1)典故或见于《老子》第六三章、《尸子》。 (2)德:恩泽、恩惠。 (2)以直报怨:用正直之道回报怨仇。 见「以直报怨」。 (2)以德报德:别人用恩惠待我,我也同样的用恩惠回报他。 见「以德报德」。 〔参考资料〕■《老子》第六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尸子》(据《太平御览.卷四○.地部五.太行山》引)夫龙门,鱼之难也;太行,牛之难也;以德报怨,人之难也。 典故说明 《论语》一书是由孔门弟子记录而成,内容是孔子自述或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间相互问答的话。 〈宪问〉篇中有一段论述谢恩报怨的方法。 有人问孔子:用恩惠来回报仇恨,你觉得怎么样?孔子的回答是:如果用恩惠来回报仇恨,那用什么来回报对我们有恩惠的人呢?不如用正直之道对待仇人,除非别人用恩惠待我,我才同样的用恩惠回报他。 此外,在《礼记.表记》中也记载了孔子曾经说过的话:「以德报德, *** 有所劝;以怨报怨, *** 有所惩。」 及「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 这些话也是在讨论谢恩报怨的方法。 「以德报怨」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个成语,用于表示不记仇恨,反以恩德回报他人。 书证 01.《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源)02.《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部解》:「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 03.《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裴松之注引《辂别传》:「及成人……每欲以德报怨。 常谓:『忠孝信义,人之根本,不可不厚;廉介细直,士之浮饰,不足为务也。 』」04.《周书.卷三七.韩褒列传》:「褒因是奏曰:『所获贼众,不足为多。 俘而辱之,但益其忿耳。 请一切放还,以德报怨。 』有诏许焉。」 05.《宋史.卷三九六.史浩列传》:「上知之茂尝毁浩,曰:『卿岂以德报怨耶?』浩曰:『臣不知有怨,若以为怨而以德报之,是有心也。 』」06.《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老伯,你平日常讲的『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怎的此时自己,又以德报怨起来?」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表示不记仇恨,反以恩德回报他人。 【使用类别】用在「宽厚待人」的表述上。 【例  句】<01>他的以德报怨,使歹徒深受感动,悔不当初。 <02>与其以德报怨,不如以直报怨;这是孔子给我们的教诲。 <03>他年纪虽轻,却能不计前嫌地以德报怨,令人十分钦佩。 <04>面对这种十恶不赦的罪人,你居然还想以德报怨,真是匪夷所思!<05>你们两家吵了这么多年,还是解决不了问题,何不彼此以德报怨,将往事一笔勾消?<06>我们不念旧恶,以德报怨,在他们亟需帮助时雪中送炭,终于赢得世界各国同声喝采。 近义词: 反义词: 以牙还牙,以血洗血,以怨报德 辨识 参考语词 报怨以德,德以报怨
2022-11-24
cdw 阅读 44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5:13: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多彩生活小贴士 有什么以直报怨的例子

    1. 老子提倡的“以德报怨”,反映了一种宽容和退让的哲学,强调在冲突和不公面前保持平和与消极抵抗的态度。2. 孔子则倡导“以直报怨”,意味着在面对不公和伤害时,应该采取直接和正当的方式来应对,既不退缩也不纵容。3. 在历史典故“将相和”中,廉颇对蔺相如心生不满,而蔺相如选择避免直接冲突...

  •  谷艾文艺苑 成语“以德报怨”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以德报怨”出自《论语·宪问》。 具体内容为:“或曰:‘以德报怨如何?’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是用恩惠回报别人的怨恨。典故主要有以下几个:- 齐桓公与管仲:齐桓公在与公子纠争位时曾挨过政敌管仲的一箭,但当他登上国君之位后,却以博大的胸襟宽容并重用了管仲。

  •  ycdqzyc 以德报怨有什么历史典故

    以德报怨是一个成语,读音是yǐ dé bào yuàn,指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出自 《论语·宪问》。历史典故:梁楚之欢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人,劬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

  •  小初数学答疑 以德报怨出自哪里。

    “以德报怨”(德:恩惠。怨:仇恨)用恩惠回报仇恨,指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偏正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成语典故 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有人问孔子:“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听后并没有直接做出回答,而是反问:“...

  •  上海贡苒网络 以德报怨,出自哪里?原文?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白话文: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释义: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近义词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ZLGYX.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