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急败坏的近义词:1、暴跳如雷 【解释】暴:暴烈,急躁。急怒叫跳,像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出自】现代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示例】他哥哥知道了,气得暴跳如雷。叫了他去骂。2、怒形于色 【解释】形:显露;色:脸色。内心的...
气急败坏的近义词是什么
恼羞成怒、暴跳如雷、大发雷霆、勃然大怒、火冒三丈。
1、恼羞成怒
恼羞成怒,汉语成语,拼音是nǎo xiū chéng nù。意思是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那抚台见是如此,知道王协台有心瞧他不起,一时恼羞成怒。”
示例:那排长恼羞成怒,拿着枪头的刺刀,向哥哥的手臂上扎了一下。
2、暴跳如雷
暴跳如雷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ào tiào rú léi,通常用于形容人盛怒时的样子。
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三回:他哥哥知道了,气得暴跳如雷。叫了他去骂。
示例:听说小东的成绩有所退步,爸爸气得暴跳如雷。
3、大发雷霆
大发雷霆是汉语成语,拼音是dà fā léi tíng ,意思是暴怒,发泄出强烈的怒气。大发脾气,高声训斥。
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四回:不知说了一句甚么话,符老爷登时大发雷霆起来,把那独脚桌子一掀。
示例:考试没考好,爸爸大发雷霆,打了我一顿。
4、勃然大怒
勃然大怒,汉语成语,拼音是bó rán dà nù ,指突然变脸大发脾气,形容人大怒的样子。
出自: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三七回:“徐母勃然大怒。”
示例:爱泼斯坦猛地站起身,勃然大怒。
5、火冒三丈
火冒三丈,汉语成语,拼音是huǒ mào sān zhàng,意思是形容愤怒到极点。
出自:陶菊隐《筹安会六君子传》:“章太炎以自己惨淡经营《民报》多年,一旦复刑,竟被摈斥,不由得火冒三丈。”
示例:你太爱发脾气,动不动火冒三丈,这样怎么能搞好同志关系,干好社会工作?
2019-12-31
气急败坏的近义词:
1、暴跳如雷
【解释】暴:暴烈,急躁。急怒叫跳,像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
【出自】现代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示例】他哥哥知道了,气得暴跳如雷。叫了他去骂。
2、怒形于色
【解释】形:显露;色:脸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曹沫右手按剑,左手揽桓公之袖,怒形于色。”
译文:曹沫右手按着剑,左手抓住桓公的袖子,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3、大发雷霆
【解释】霆:极响的雷,比喻震怒。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出自】《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
译文:现在不能容忍小的愤怒而发雷霆般的大愤怒。
【示例】:不知说了一句什么话,符老爷登时大发雷霆起来,把那独脚桌子一掀。
4、勃然大怒
【解释】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出自】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甲乙之间,暴风三溱拔树折木。”
译文:所以上天怒气冲天,在短短的时间里,暴风就拔起和折断三溱的树木。
【示例】:周瑜听了,勃然大怒。
5、气急败坏:
【解释】: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荒张或恼怒。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水军头领棹船接济军马,陆续过渡,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
译文:水军头领驾船接济军马,陆续过河,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2020-09-01
气急败坏近义词:
暴跳如雷,气喘吁吁
气急败坏_百度汉语
[拼音] [qì jí bài huài]
[释义] 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荒张或恼怒。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水军头领棹船接济军马,陆续过渡,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2017-01-10
气急败坏的近义词是恼羞成怒,暴跳如雷,勃然大怒,狗急跳墙,这些都可以2019-12-21
气急败坏的近义词是暴跳如雷,想做些都是气急败坏的近义词。2019-12-21
暴跳如雷,气喘吁吁2017-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