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均力敌的近义成语

平分秋色 [píng fēn qiū sè]生词本 基本释义 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出 处 《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宋·李朴《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近反义词
势均力敌的近义成语
【力敌势均】:lì dí shì jūn,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同“力均势敌”。作定语、宾语;形容双方力量相等。
【【权均力敌】:quán jūn lì dí,双方权势相当,不相上下。同“权均力齐”。作谓语、定语;用于矛盾冲突的双方。2016-11-23
平分秋色 [píng fēn qiū sè]
生词本
基本释义
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出 处
《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宋·李朴《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近反义词2016-11-23
旗鼓相当,不相上下,棋逢对手,半斤八两,平分秋色2016-11-23
势均力敌
shì jūn lì dí

[释义] 敌:相当。双方力量相等。
[语出] 宋·司马光《乞裁断政事札子》:“群臣有所不同;势均力敌;莫能相壹者;伏望陛下特留圣意;审察是非。”
[正音] 均;不能读作“yūn”。
[辨形] 均;不能写作“军”。
[近义] 不相上下 棋逢对手
[反义] 天差地别 寡不敌众
[用法] 常用于矛盾冲突的双方。常用作谓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偏重于指力量相等。“不相上下”应用范围更广;指二者在某方面差不多少。
[例句]
    ①这场足球赛双方~;最后以二比二结束。
    ②这不是~的两军作战;而是兵力十分悬殊的交锋。

[英译] balance in power2016-11-23
cdw 阅读 33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2:11: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平分秋色 [píng fēn qiū sè]生词本 基本释义 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出 处 《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宋·李朴《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近反义词

  •  U盾998 与势均力敌意思相近的成语

    不相上下 [bù xiāng shàng xià]生词本 基本释义 分不出高低好坏。形容水平相当。出 处 唐·李肇《唐国史补》:“贞元中;杨氏、穆氏兄弟;人物气概;不相上下。”例 句 1. 这两个人的棋艺~。近反义词 近义词 八两半斤 平分秋色 势均力敌 并驾齐驱 平起平坐 旗鼓相当分庭抗礼 各有千秋...

  •  湖北倍领科技 势均力敌、针锋相对、齐鼓相当、平分秋色、难分伯仲,与它们意思相近的成语还有哪些

    综上所述,无论是通过“势均力敌”“针锋相对”“齐鼓相当”“平分秋色”“难分伯仲”,还是其他近义成语,都可以准确地表达出双方势均力敌的状态。这些成语在汉语中丰富了表达方式,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 anonymous 势均力敌的意思

    近义词:不分胜负 各有千秋 工力悉敌 棋逢对手 将遇良才 棋逢敌手 反义词:众寡悬殊 天差地别 不足齿数 强弱悬殊 寡不敌众 众寡不敌

  • zm406720 找势均力敌的成语朋友

    【结构】联合式 【押韵词】醉墨淋漓、放诸四夷、大时不齐、好问决疑、卧不安席、十指不沾泥、扫地无遗、景从云集、小学而大遗、死别生离等。成语出处 力敌势均,终相吞咀。 《南史·刘穆之传》成语故事 北宋,王安石推行新法,吕惠卿极力巴结他,帮助推行新法,参与有关重要的变革措施,受到...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近义词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ZLGYX.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