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喧闹/吵闹 2、显然 3、出尘/脱俗 4、有气无力 5、大汗淋漓
近义词高手进
1、喧闹/吵闹
2、显然
3、出尘/脱俗
4、有气无力
5、大汗淋漓2007-11-13
聒噪
【词语】聒噪
【读音】guōzào
【翻译】①[noisy;clamorous]∶吵闹
② [trouble]∶客套话。打拢,麻烦
【解释一】说话琐碎,声音喧闹,令人烦躁。
〖示例〗《朱子语类》卷三二:“ 子张 较聒噪人,爱说大话而无实。”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一折:“僧家清雅,又无闲人聒噪,堪可攻书。” 元 汤式 《新水令·秋夜梦回有感》套曲:“西风煞是能聒噪,秋声不管离人恼。” 巴金 《春》二四:“房里的牌声和树上的蝉声聒噪地送进他的耳里,增加了他的烦闷。” 王统照 《隔绝阳曦》:“我在外边受不了他们的聒噪,便独自踱进大厅东边的耳房。”
【解释二】江湖上打招呼用的习惯语。犹言打扰了,对不起。多见于早期白话作品。
〖示例〗《水浒传》第十六回:“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都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寳贝都装在车子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 黄泥岗 下推了去。”《西游记》第三回:“ 悟空 将金冠、金甲、云履都穿戴停当,使动如意棒,一路打出去,对众龙道:‘聒噪!聒噪!’”《初刻拍案惊奇》卷八:“那伙人也不来和你说话,也不来害你性命,只把船中所有金银货物,尽行抢掳过船,叫声‘聒噪!’双桨齐发,飞也似划将去了。”
【解释三】泛指打扰,烦扰。
〖示例〗《红楼梦》第九回:“太爷既有事回家去了,这会子为这点子事去聒噪他老人家,倒显的咱们没礼似的。”
显然
无精打采 ( wú jīng dǎ cǎi )
解 释 打:打消;采:兴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出 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小红待要过去,又不敢过去,只得悄悄向潇湘馆,取了喷壶而回;无精打采,自向房内躺着。”
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示 例 马烽《结婚现场会》:“青年们见我也拿不出什么高招来,都~地走散了。”
近义词 有气无力
反义词 精神抖擞、神采奕奕
灯 谜 病人
歇后语:乏驴上磨
飘逸
飘逸是一种境界,清新雅致,恬淡自然的一种感受。现多见于具体的修饰,如头发飘逸,形容清新靓丽。当然更多的还是用于艺术,创作等方面的风格形容描写。
飘逸 piāoyì
[float] 飘浮,轻疾高飞
白云飘逸
[elegant] 洒脱自然
神采飘逸
1.疾飞貌。 汉 王粲 《浮淮赋》:“苍鹰飘逸,递相竞轶。”
2.谓神态举止潇洒脱俗。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米元章 风度飘逸,自处 晋 宋 人物,然所为不覊,得‘颠’之名。”《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举目看 十八姨 ,体态飘逸,言词泠泠有林下风气。” 叶圣陶 《倪焕之》六:“同时她的步态显得很庄重,这庄重里头却流露出处女所常有而不自觉的飘逸。”
3.形容文学作品风格清新洒脱,意境高远。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飘逸》:“飘逸:落落欲往,矫矫不羣, 缑山 之鹤, 华 顶之云。高人惠中,令色絪緼,御风蓬叶,泛彼无垠。”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一:“ 荆公 云: 李白 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 丁玲 《三日杂记》五:“然而歌词的转折,情致的飘逸是如此之新鲜。”
4.指书画家笔势飞动灵活。 宋 姜夔 《续书谱·真》:“故 唐 人下笔,应规入矩,无复 晋 魏 飘逸之气。”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五·国风图》:“ 南宋 马和之 侍郎常写《毛诗》进御,画家称其行笔飘逸。”
5.轻率,不稳重。
6.轻柔飘动。 叶圣陶 《友谊》:“ 丁亦秋 在绸衣的下缘缀上大红大绿的花边,她不赞成,说缀上花边,下缘就不飘逸了。” 叶圣陶 《未厌集·赤着的脚》:“一身飘逸的纱衣恰称她秀美的姿态。”
汗如雨下2007-11-13
罗嗦,显然,飘然 ,呆若木鸡,汗如雨下2007-11-13
罗嗦
显然
飘然
呆若木鸡
汗如雨下2007-11-20
罗嗦
显然
飘然
呆若木鸡
汗如雨下2007-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