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入死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518 成语 出生入死 注音 ㄔㄨ ㄕㄥ ㄖㄨˋ ㄙˇ 汉语拼音 chū shēng rù sǐ 释义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 语出《老子》第五○章。 后用「出生入死」比喻冒险犯难,随时有丧失生命的危险。 「赴汤蹈...
出生入死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518 成语 出生入死 注音 ㄔㄨ ㄕㄥ ㄖㄨˋ ㄙˇ 汉语拼音 chū shēng rù sǐ 释义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 语出《老子》第五○章。 后用「出生入死」比喻冒险犯难,随时有丧失生命的危险。 「赴汤蹈火」 典源 《老子》第五○章出生入死。 生之徒1>十有三,死之徒2>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注解〕(1)生之徒:长寿的人。 (2)死之徒:短寿、夭折的人。 典故说明 「出生入死」一语见于《老子》,《韩非子.解老》对此语的诠释为:「人始于生而卒于死,始之谓出,卒之谓入,故曰,出生入死。」 也就是说,人的生命始于生而终于死,「生」就叫作「出」,「死」就叫作「入」,所以人的一生就是「出生入死」。 老子在观察自然与人事后,归纳出「道」是所有事物运行的规律,而这个「道」便是自然。 自然是本性使然,效法自然规律,便可以保身、治国。 所以,人类的最高修养,莫过于依道而动,反本归真,一切的人为造作都是多余的,对养身反而有害。 所以他说:就人的生命来看,能长寿的十个里有三个,短命的十个里也有三个,本来可以长寿但却自寻死路的,十个里也有三个。 为何如此呢?那是因为养之太过,对自己的供养太丰厚啊!总之,生命的过程就是「出生入死」,本是一种自然的规律,依循自然的规律去运作,不设过多的供养,如此便是长寿之道了。 至于「出生入死」语义之转变,所见的较早文献是晋代潘岳的〈秋兴赋〉。 此文是潘岳借秋景抒写他周旋于官场的无奈,和无法归乡的愁思,其中有一句「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是嘲讽自己看到安乐处,就忘了官场的处处危机,所以才会这样不顾生死的在此留连忘返。 后来「出生入死」就被用来比喻冒险犯难,随时有丧失生命的危险。 书证 01.《老子》第五○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 (源)02.《韩非子.解老》:「人始于生而卒于死,始之谓出,卒之谓入,故曰,出生入死。」 03.晋.潘岳〈秋兴赋〉:「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 04.《宋史.卷四四○.文苑列传.柳开》:「今契丹未灭,愿陛下赐臣步骑数千,任以河北用兵之地,必能出生入死,为陛下复幽蓟,虽身没战场,臣之愿也。」 05.《三国演义》第一三回:「骑都尉杨奉大怒,谓宋果曰:『吾等出生入死,身冒矢石,功反不及女巫耶?』」 用法说明 一、【语义说明】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 【使用类别】用在「从生到死」的表述上。 【例  句】<01>修养到家的人,自然出生入死无不自得。 <02>出生入死是生命的自然历程,应予以坦然面对。 二、【语义说明】比喻冒险犯难,随时有丧失生命的危险。 【使用类别】用在「不畏艰险」的表述上。 【例  句】<01>这些老友都是当年在战场,一起出生入死的好伙伴。 <02>他们俩曾是一起出生入死的患难兄弟,当然成为莫逆之交。 <03>在商场也是要出生入死的,一个决策错误可能弄垮一家公司。 <04>为了抢在第一时间救人,他几次出生入死地进出火场救出被困居民。 <05>凭着他的机智和勇敢,在八二三炮战中,出生入死地完成了军情传递任务。 近义词: 舍生忘死,赴汤蹈火,置生死于度外 反义词: 畏缩不前,贪生怕死,临阵脱逃 辨识 请参考『辨识518』 参考语词 出死入生,入死出生
2022-11-23
cdw 阅读 56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4:02: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哲学家老子认为人出现世上就是生,进入坟墓就是死。人有七情六欲这13项,可以养生,也可以致死,将出生入死归并为这13项。他反对统治者放纵自己的七情六欲,那样就会走向死亡,所以他主张要保护身体,避免危险,控制七情六欲。【典故】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 后用「出生入死」比喻冒险犯难,随时有丧失生命的危险。 「赴汤蹈火」 典源 《老子》第五○章出生入死。 生之徒1>十有三,死之徒2>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注解〕(1)生之徒:长寿的人。 (2)死之徒:短寿、夭折的人。 典故说明 「...

  •  神小辛6By 出生入死的成语典故

    出处《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死。” 扩展延伸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哲学家老子认为人出现世上就是生,进入坟墓就是死。人有七情六欲这13项,可以养生,也可以致死,将出生入死归并为这13项。他反对统治者放纵自己的七情六欲,那样就会走向死亡,所以他主张要保护身体,避免危险,控制七情六欲。

  •  影953kdyr 出死入生的成语典故

    【出处】①唐·黄滔《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夫如是大雄之力,出死入生;至诚之神,感天动地。”②《老子》:“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示例】我们该追随丞相~,为国尽力。 ★郑振铎《桂公塘》这一层,不烦圣虑,他们是~的老兄弟,何况国家如此,不至于还闹义气...

  •  梦之缘文化 按规律写成语出生入死?

    【典故】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老子》第五十章 【释义】原意是从出生到死去。后形容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赞扬人英勇 【近义词】赴汤蹈火、舍生忘死 【相反词】贪生怕死 【成语造句】 ◎ 可是今天,一对共同战斗的兄弟,出生入死的战友,却要话别,...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反义词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ZLGYX.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