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样学习汉字的,以前有拼音aoe…吗?

古人采用切音识字的方法。拼音是建国之后才采用的。切音,又叫反切,汉字一种传统的注音方法。据说是东汉时梵文随佛经传入中国而带进来的。其法是用第一个字的声母与第二个字的韵母和声调,拼合成一个字的读音,称某某切或某某反。(例:冬,都宗切。即用“都”的声母d和“宗”的韵母ong...
古人怎样学习汉字的,以前有拼音aoe…吗?
古人采用切音识字的方法。拼音是建国之后才采用的。

切音,又叫反切,汉字一种传统的注音方法。据说是东汉时梵文随佛经传入中国而带进来的。其法是用第一个字的声母与第二个字的韵母和声调,拼合成一个字的读音,称某某切或某某反。(例:冬,都宗切<或都宗反>。即用“都”的声母d和“宗”的韵母ong第一声,拼合出dong第一声的关于“冬”的读音。)2011-07-19
cdw 阅读 42 次 更新于 2025-03-31 19:11:3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倍领趣闻 在没拼音前,古人是如何认字的?

    在中国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古人通过汉字注音来识字和读音。最早的注音方法是直音法,即用一个同音字来注音。如《说文解字》中“材,才声”,意指“材”字读音与“才”相同。直音法虽简单,但局限性明显,如“丢”字无同音字,或用生僻字注常用字,违背学习原则。另一种注音法是用同音不同调的字...

  •  校企律说法 用汉语拼音之前古人是怎样学字的

    中国汉字的注音方法,历史悠久,最早是口耳相传,人们通过口头传授,将语言、发音传递给下一代。随着文字的逐渐发展,人们开始使用直音法,即用一个同音字来记录另一个字的读音。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有些字可能没有同音字,或者同音字太多,难以区分。到了汉末时期,反切法应运而生...

  •  湖北倍领科技 古代的时候,没有拼音人们如何认字?

    古人对汉字的注音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以字注字和双拼制。以字注字法是指用一个汉字来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如《说文解字》中提到的“儡,相败也,读若雷”。另一种方法是双拼制,即将一个汉字或注音符号表示“声”,另一个汉字或注音符号表示“韵”和“调”,将它们拼合成被注字的读音。反切法...

  • 古人对汉字的注音方法主要有两类:以字注字、双拼制。1、以字注字 用一个汉字来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方法。比如“读若”法:儡,相败也,„„读若雷。(《说文解字》)比如“读为”法:父义和(《文侯之命》),郑玄注:“义读为仪。”比如“直音”法:“肇”注“兆”。(《尔雅...

  •  手机用户3263b 在没拼音前,古人是如何认字的?

    在中国古代,由于没有拼音字母,所以古人要认识汉字、读出汉字,只好用汉字来注音。这样便先后产生了一些不同的注音方式。首先是直音法。直音法盛于汉代。这一点在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说文解字》中对汉字的读音常常说“读若某”或者“某声”,就是这种情况。例如《说文》中...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组词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ZLGYX.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