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什么时候有的啊?怎么和汉字结合起来的?

拼音是民国时期的学者根据欧美的字母创造的新的汉语注音方法,在这之前,我国用的传统的注音方式如“反切法”
拼音什么时候有的啊?怎么和汉字结合起来的?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周有光先生称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法”。这两种注音方法,用起来都不方便。
唐代守温在分析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上,制定了描述汉字语音的36个字母,说明当时我国的语音分析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他是用汉字来表示这些声母和韵母,因此,这样的字母没有进一步发展成拼音文字。
1867年,英国大使馆秘书威妥玛(Thomas F·Wade)出版了北京语音官话课本《语言自迩集》,他设计了一套拼写法,用拉丁字母来拼写中国人名、地名和事物的名称,叫做“威妥玛式”。
民国之后,拼音字母方案是多种多样、琳琅满目的,有模仿日文假名,采用汉字部首作为拼音符号的;也有采用拉丁字母作为拼音符号的。现在我们在一些字典中还能看到模仿日文假名的“注音字母”。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并进行推广。从1920年到1958年,注音字母在我国使用了近 40年的时间。这对于统一汉字读音、推广国语、普及拼音知识起了很大的作用。注音字母的职能是“伺候汉字,偎傍汉字”。1930年,上层官员中有人觉得 “注音字母”的名称不好,改称为“注音符号”,以强调这不是一种与汉字并行的文字。
最终,中国在1956年2月12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表了《汉语拼音方案(草案)》,1958年2月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正式批准了《汉语拼音方案》。中国在中苏友好的20世纪50 年代设计的汉语拼音采用了罗马字母而非俄文字母,当时考虑到全世界只有俄国、保加利亚和蒙古三国使用俄文字母,而使用罗马字母的国家却超过一百多个。拉丁化的汉语拼音出现,可以说是汉语的一个重大进步。多年来的实践被证明是成功的。
汉语拼音只能是“伺候汉字,偎傍汉字”,而不是一种文字。真理在往前一步就是谬误。现在仍然有一些激进的人,还在认为汉语、汉字的拉丁化程度还很不够。事实上,这些人是有历史渊源的。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的拉丁化新文字就在苏联创制了。其目的据说是在苏联远东的10万华工中扫除文盲,今后在条件成熟时,用拉丁化新文字代替汉字,以解决中国大多数人的识字问题。当时的苏联政府把在苏联远东地区的华工中扫除文盲也列为苏联本国的工作任务,于是,在苏联的中国共产党员瞿秋白、吴玉章、林伯渠、萧三等人与苏联汉学家龙果夫、郭质生合作,研究并创制拉丁化新文字。瞿秋白写成《中国拉丁式字母草案》,于1929年由莫斯科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出版社出版, 1930年,瞿秋白又出版了《中国拉丁化字母》一书,引起很大反响。1931年5月,苏联各民族新文字中央委员会科学会议主席团对中国拉丁化字母的方案进行了审定,并批准了这个方案。
钱玄同在《新青年》四卷四期上发表《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的文章,甚至说:“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他提出:“废汉文之后”,“当采用文法简赅,发音整齐,语根精良之人为的文字Esperanto(世界语)”。这显然是一种非常激进的言论,而且把汉语和汉字混为一谈,分不清语言和文字的区别,在学术上是错误的,陈独秀虽然对此进行了批评,指出:语言和文字“此二者关系密切,而性质不同之问题”绝不能混淆,所以,是“仅废中国文字乎?抑并废中国语言乎”还值得研究,但是同时,陈独秀也提出了“先废汉文,且存汉语而改用罗马字书之”的意见。
20世纪20至30年代,前苏联为什么那样热衷于用拉丁化新文字代替汉字的问题?这还是一个谜。与这种拉丁化的倾向相反,俄罗斯人自己在语言方面是具有很强民族性的。至今他们还在为自己发明的特有的俄文字母“Ё”感到骄傲。甚至还特意为这个字母修建一座特殊的雕塑。
俄文字母“Ё”的发明者尼古拉·卡拉姆金,出生在乌里扬诺夫斯克——列宁的故乡。是著名历史学家、报业巨匠。1797年,创作了一首著名的诗歌,诗中有一个单词“СЛИОЗЫ”(俄语,意思是“眼泪”)。为了音节的需要,卡拉姆金在诗歌中将其中的“ИО”两个字母简化成一个字母,也就是在俄语中原有字母 “Е”的上面加上两个圆点,成为“Ё”。卡拉姆金当时没有想到,自己创造的字母“Ё”随着那首诗歌的发表立刻在俄罗斯广泛流传开来,它首先受到了乌里扬诺夫斯克人的喜欢,后来又被所有俄罗斯人接受,当年即被正式收入俄语字母表中,使俄语字母大家庭中有了第33位成员。在俄国,所有俄罗斯人都喜欢这个字母,因为他们只有用这个字母才能够表达出最兴奋、最强烈的情绪。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现在如果我们对照一下伊朗(波斯)改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本民族语言;对照一下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先用阿拉伯字母,后又改成拉丁字母拼写本民族语言,难道他们都强大了吗?今天那些还在鼓吹汉字拉丁化的人们,值得深思啊!

这是在网上找得资料,够详细吧

没有拼音之前发音已经有了,在文言中有采用汉字为汉字注音的。比如:诸,汉字注音是“之于”,以至后来诸与之于通用,“付诸东流”即“付之于东流”。2008-01-02
拼音是民国时期的学者根据欧美的字母创造的新的汉语注音方法,在这之前,我国用的传统的注音方式如“反切法”2007-12-28
我们不是因为有了拼音才会的发音,而是我们先有了语言,后来人们觉得不同的语言交流起来有点麻烦,应该确定个标准音。于是拼音再后来就存在了..2007-12-29
就是那么说的呗2007-12-28
用嘴巴发音!2007-12-28
cdw 阅读 35 次 更新于 2025-03-29 17:57:3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拼音是民国时期的学者根据欧美的字母创造的新的汉语注音方法,在这之前,我国用的传统的注音方式如“反切法”

  •  文暄生活科普 拼音的来历 拼音的作用 拼音与汉字的关系 汉字没有被拼音取代的原因 人物介绍--...

    拼音,是将汉字分解为声母、韵母和声调后进行组合,形成语音单元的过程。1955年到1957年,汉语拼音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汉字拉丁化方案被制定,旨在标注普通话读音,作为汉字的音标。1958年2月11日,汉语拼音方案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2008年9月,中国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改为采用“汉语拼音”,并于...

  • 汉语拼音的历史大概可以追溯到明代。中华人民共和国1958年公布使用的普通话汉字拉丁化方案是目前最通用的汉语拼音方案。 目前大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大陆普通话汉语拼音。 历史 古人曾采用直音、反切等方法为汉字注音。明代回回用阿拉伯字母为汉语注音而诞生的小经,可能是最早的...

  •  文暄生活科普 汉语中的拼音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怎么发明的?

    汉语拼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古代的注音符号,如注音字母,是为汉字注音而设定的符号,1913年由中国读音统一会制定。注音初期以读音统一会所定字音为标准,后以北京音为标准。1930年,中华民国政府把注音字母改称为“注音符号”。1935年,中国国语推动委员会制定了新国音,并使用注音符号。这一拼音方式沿...

  • 即找两个字来“拼”音,写作“甲,乙丙切”。具体读音的时候,取乙字的声母,加上丙字的韵母和声调即是甲字读音。或者通俗的办法是将乙丙两字连起来快速读即得到甲字的读法,即比如:练,郎甸切,即是将“郎”的声母和“甸”的韵母、声调结合起来得到“练”的读音。(中古音练读len,甸读den)...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拼音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ZLGYX.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