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对头”的两种读音的造句有哪些?

1、我和他虽是对头,但把他这件事对老板说了,就等于暗箭伤人,这样的事我不愿做。2、张老汉是我爸的对头。3、小魏和小李真是冤家对头,狭路相逢啊!4、他们两家,有一个时期拔来报往,相当密切,现在却成了冤家对头。5、在几年的小学生活中,同桌既是我的学习搭档,又是我的好朋友。可这个学期我...
用“对头”的两种读音的造句有哪些?
“对头”[ duì tóu ] 的造句:
1、小林解题的思路不对头,经老师提示才醒悟过来。
2、复习的时间绰绰有余,要考出好成绩,主要看方法是否对头了。
3、如果学习目的不对头,你再刻苦用功,只能落个南辕北辙的结果。
对头”[ duì tou ] 的造句:
1、我和他虽是对头,但把他这件事对老板说了,就等于暗箭伤人,这样的事我不愿做。
2、张老汉是我爸的对头。
3、小魏和小李真是冤家对头,狭路相逢啊!
4、他们两家,有一个时期拔来报往,相当密切,现在却成了冤家对头。
5、在几年的小学生活中,同桌既是我的学习搭档,又是我的好朋友。可这个学期我和女生李某为同桌。说起来也真是冤家路窄,我和她是死对头。
释义:
1、冤家,仇人;敌对的方面。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四折:“可不有了你,就不显了我。以此心中不忿,要与你做个对头。”
《水浒传》第八回:“ 陆谦道:‘你二位也知林冲和太尉是对头。’”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二十:“ 赵主任 是地主富农的对头,坏蛋挺恨他。”
2、指诉讼的对方。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他家有了杀人公事,不争放你去,却打没对头官司。”
明 高攀龙 《讲义·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节》:“讼者必有箇对头,若无对,不成讼。”
3、指配偶。
《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哥哥,奴总有甚不好处,也该看爹娘份上访个好对头匹配才是,怎么胡乱肮脏送在这样人家,误我的终身。”
清 李渔《慎鸾交·计竦》:“不瞒老年伯讲,这箇妇人的对头,就是小侄。”
4、迎面;面对面。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我先上岗子去看,有对头来的牲口,好招呼他一声儿;不然,这等窄道儿,挤到一块子可就不好开咧。”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三段:“ 金桥 迎出去,不想跟姚志兰撞个对头。”
5、正常;正确。
陈登科《赤龙与丹凤》十八:“我一想,今年讨饭为啥这么早?又都是男的,没见到女的,有点不对头啊!”
石言《漆黑的羽毛》:“现在党的政策对头了,我们当领导的要赶快让农民吃饱穿暖住新房,别的,将来再说吧。”
6、合适。
许春耘 《瓜熟蒂落》:“老嫂子,急啥哩,瓜熟蒂落,迟不了,我一定给满天瞄个对头的!”
2018-01-14
1.duì tou:她俩性格不合,因为原则问题成了死对头。
2.duì tóu:实行方案时,运用的方法对头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词语】: 新鲜
【拼音】: xīn xiān
【解释】:
1. (刚生产、宰杀或烹调的食物)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的水果|~的鱼虾◇~血液。
2. (花朵)没有枯萎:~的花朵。
3. (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呼吸~空气。
4. (事物)出现不久,还不普遍;少见的;希罕:电视机已经不算什么~东西啦。

2017-11-30
cdw 阅读 32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9:54:2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对头”[ duì tou ] 的造句:1、我和他虽是对头,但把他这件事对老板说了,就等于暗箭伤人,这样的事我不愿做。2、张老汉是我爸的对头。3、小魏和小李真是冤家对头,狭路相逢啊!4、他们两家,有一个时期拔来报往,相当密切,现在却成了冤家对头。5、在几年的小学生活中,同桌既是我的学习搭档,...

  •  教你一着 用“对头”的两种不同发音造句

    读音一:dui(四声) tou (轻声)意思:1、仇敌;敌对的方面。例:死对头/冤家对头 2、对手 读音二:dui(四声)tou(二声)意思:1、正确;合适,例:方法对头,效率就高。2、正常。(多用于否定)例:他的脸色不对头,恐怕是病了。3、合得来(多用于否定)例:两个人脾气不对头,处不好!...

  •  洪俭毛鸾 对头 两种读音 造句

    轻声,他是我的死对头。二声,对头,他就是我的敌人。

  • “老子”、“地道”、“照应”、“东西”、“兄弟”、“对头”不同读音造句如下:只知道享福,也不知道你爷爷和老子受的那苦恼。他们家的小吃真地道。等我长大了,我会照应您,谁也不敢来欺负您。这个东西不是我的。我和小明是亲兄弟。小明和小刚是死对头。

  •  lqxxzyf 用对头的两个读音造句(一个轻声。一个第二声。)

    互联网让我们从‘不明真相’中走向‘恍然大悟’。潜回城的罗密欧不明真相,喝下毒药倒在朱丽叶的身边。从警方立案至今,仍有一些不明真相的客户在网上进行交易。直到他站起来,举着双手,摸着墙壁缓慢前行,不明真相的人才会恍然大悟。我们都是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有些人为了某种目的,常常借科学的名义...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造句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ZLGYX.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