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清·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仑樵谈今说古,兴高采烈。”【近义词】①兴致勃勃 ②兴致勃发 【反义词】①无精打采 ②兴味索然 ③委靡不振 【故事】稽康,字皮夜,他是魏晋之间有名的“竹林七贤’之一,风度 翩翩,文才超群,当时便有许多人倾慕他。 稽康一生写了不少诗和论文。他在诗中曾...
兴高采烈近义词和反义词?
兴高采烈

【拼音】
xìng gāo cǎi liè 123
【含义】
兴:兴致;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旨趣很高,文辞犀利。形容兴奋、欢快的样子。
【解析】
“兴高采烈”和“兴致勃勃”都形容人兴致很高。“兴高采烈”强调情绪热烈;“兴致勃勃”强调兴趣浓厚。
【用法】
用于褒义。
【示例】
巴金《春》五:“觉英兴高采烈地跑到石阶上面来。觉群、觉世和淑芬都跟在他后面。”
【出处】
①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②清·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仑樵谈今说古,兴高采烈。”
【近义词】
①兴致勃勃
②兴致勃发
【反义词】
①无精打采
②兴味索然
③委靡不振
【故事】
稽康,字皮夜,他是魏晋之间有名的“竹林七贤’之一,风度 翩翩,文才超群,当时便有许多人倾慕他。 稽康一生写了不少诗和论文。他在诗中曾一再提到环境的险 恶。“鸟尽良弓藏,谋极身心危,吉凶虽在己,世路多险峨。”这些诗句 对当时的现实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他的论文,则观点鲜明,论点集中,具有根强的论辩力,充满了 对当时社会的揭露和对礼法之士的批判。如他在《养生论》中主张 “清虚静泰,少私寡欲”,批判士族中的人过着“声色是耽”的纵欲生 活,尤其对又想长寿又要享乐这类人的心理刻画更是特别精采。他 说,这类人“欲之患其得,得之惧其失,苟患失之所不至矣。在上何得 不骄,持满何得不溢,求之何得不苟,得之何得不失那!”稽康就是这 样,把魏晋士大夫那种得失急聚、生死无常所产生的极为贪婪的变 态心理一语破的,刻划得淋漓尽致。
南朝梁著名的文学批判家刘勰在《文心雕龙》评论他“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原指文章旨趣很高,文辞犀利。现指兴致高,情绪热烈。2023-11-03
兴高采烈
[ xìng gāo cǎi liè ]
释义
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示例
阿二忽然对于曾沧海的威吓全没怕惧,反而~的说起来了。 ◎茅盾《子夜》四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步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用法
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造句
1. 联欢会就要开始了,同学们兴高采烈地谈笑着。
2. 放学了,同学们陆续离开学校,兴高采烈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3. 一个兴高采烈的人在自吹自擂,大家也随声附和,以为他神通广大。
4. 考了满分的他,兴高采烈地回到了家。
5. 我们兴高采烈地走进动物园。
6. 他们从来没有兴高采烈的时候,但也难得有愁眉不展的时候。
7. 兴高采烈欢天喜地乐不可支喜不自胜。
8. 他兴高采烈地跑进来,跟我们津津乐道地说起今天他中奖的事。
9. 我很喜欢读书,每天去学校都是兴高采烈的。
10. 罗什渥兹先生兴高采烈地向前来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11. 阳春三月,我们兴高采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春游。
12. 会场上聚集了无数兴高采烈的民众,不断的发出欢呼声。
13. 他每天都兴高采烈的背着书包上学。
14. 她们俩一见面就兴高采烈地交谈着。
15. 打土豪,分田地,广大农民兴高采烈,地主阶级的威风扫地出门。
16. 大家听说总政歌舞团要来我们这里演出,个个兴高采烈,奔走相告。
17. 妹妹一大早就兴高采烈地开始打扮,准备去参加幼稚园毕业典礼。
18. 他兴高采烈地跑进来,跟我们津津乐道地说起今天他中奖的事。
19.那小子一接到女朋友的电话就兴高采烈地跑出去了,父母学而不厌的教诲早在他耳边烟消云散了。
20. 我很喜欢读书,每天去学校都是兴高采烈的。
近义词
兴致勃勃 [ xìng zhì bó bó ]
兴致:兴趣;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兴头很足。
手舞足蹈 [ shǒu wǔ zú dǎo ]
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欢呼雀跃 [ huān hū què yuè ]
高兴得像麻雀一样跳跃。形容非常欢乐。
反义词
闷闷不乐 [ mèn mèn bù lè ]
闷闷:心情不舒畅,心烦。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
无精打采 [ wú jīng dǎ cǎi ]
采:兴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泣不成声 [ qì bù chéng shēng ]
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非常伤心。
2023-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