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反切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周有光先生称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
汉语拼音表如下所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马上着手研制拼音方案,欲废除汉字,改用拼音文字。1949年10月成立了民间团体“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协会设立“拼音方案研究委员会”,讨论拼音方案采用什么字母的问题。
汉语拼音(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s,Chinese Pinyi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
《汉语拼音方案》是60多年(从清末到1958年)来我国人民创制汉语拼音的总结,是集大成之作。新中国成立后,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就着手进行汉语拼音方案的研究,经过反复征求意见,反复修改,1958年2月11日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公布,1958年秋小学开始教学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方案》比注...
汉语拼音是1958年开始使用的。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普遍征求和广泛收集各方面对拼音方案的意见,进行分析和研究,于1956年2月拟订出《汉语拼音方案(草案)》。这个方案(草案)经过全国政协和各界人士广泛讨论,又经国务院成立的汉语拼音方案审订委员会反复审议和多次修订,再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