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拼音的来源与历史

关于拼音的来源与历史如下:在清末年间,中国拼音文字运动的先驱者卢戆章先生却可以称得上“拼音之父”。卢戆章有一本书叫《一目了然初阶》,这是中国人自己拟订的第一部拼音方案和第一本拼音文字课本。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至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
关于拼音的来源与历史
关于拼音的来源与历史如下:
在清末年间,中国拼音文字运动的先驱者卢戆章先生却可以称得上“拼音之父”。卢戆章有一本书叫《一目了然初阶》,这是中国人自己拟订的第一部拼音方案和第一本拼音文字课本。
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至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
拼音的发音方式:
拼音时要牢记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规律:“前音(声母)轻短后音(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声母n及零声母与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都有拼合关系;声母f、g、k、h、zh、ch、r、z、c、s只同开口呼、合口呼相拼;声母j、x、q只同齐齿呼、撮口呼相拼;声母b、p、m、d、t不同撮口呼相拼。
开口呼、合口呼韵母同除去j、q、x外的其他声母都有拼合关系;撮口呼韵母只同j、q、x、n、l及零声母有拼合关系。
拼音时还要注意读准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值。要读声母本音,不要念呼读音(教学中,在声母后面配上不同的元音,而发出的音叫呼读音);要把韵母作为一个整体来读,不要把韵头、韵腹、韵尾分解开再临时拼合;要看清调号,读准调值。
拼读方法:
声韵两拼法——把韵母当作一个整体,拿来跟声母相拼。如:h-ào→(浩)。
声母两拼法——先找准声母发音部位,摆好发音的架势,然后一口气念出韵母,拼成音节。如:拼读bā(巴),先闭上双唇,憋住一口气,摆好发b音的姿势,然后一口念出a,成为音节。
三拼连读法——是把带介音的音节分析成声、介、韵三个部件,拼音时连读成一个音节。如:q-i-áng→qiáng(强)。
声介合母和韵母连接法--是把声母和介音(介母)拼合起来,构成一个拼音部件,再同随后的韵母相拼。如:gu-āng→guāng(光)。
拼音音标:
汉语拼音共有63个。其中声母23个韵母24个(单韵母6个,复韵母9个,前鼻韵母5个,后鼻韵母4个)整体认读16个。
23个声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24个韵母:单韵母6个:a,o,e,i,u,ü;复韵母9个:ai,ei,ui,ao,ou,iu,ie,üe,er;
前鼻韵母5个:an,en,in,un,ün;后鼻韵母4个:ang,eng,ing,ong;
16个整体认读: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yun,ying;
3个介母:i,u,ü。
2023-10-09
cdw 阅读 44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6:49: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关于拼音的来源与历史如下:在清末年间,中国拼音文字运动的先驱者卢戆章先生却可以称得上“拼音之父”。卢戆章有一本书叫《一目了然初阶》,这是中国人自己拟订的第一部拼音方案和第一本拼音文字课本。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至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

  •  上海贡苒网络 汉语拼音的来源?它和英文字母相似度那么高有什么联系?

    1.【汉语拼音的来源】汉语拼音的起源可追溯至中国古代,唐代时期,我国就开始使用梵文字母来拼写汉语,这可以视为我国最早的拼音。明代时,回族人士为了记录汉语口语,借鉴了阿拉伯文字,创造出了“小儿锦”。这种拼音方式,由于信仰和学习的需要,至今仍在我国西北民间流传。由于古代没有统一的汉语拼音方案,...

  •  velocity_2005 汉语拼音表什么时候出现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马上着手研制拼音方案,欲废除汉字,改用拼音文字。1949年10月成立了民间团体“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协会设立“拼音方案研究委员会”,讨论拼音方案采用什么字母的问题。

  • 汉语拼音发展的历史进程 我国最早给汉字注音,是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用两个汉字注出一个汉字的读音。第一个字为反切上字,表示被切字的声母;第二个字为反切下字,表示韵母和读音。这就是汉字最传统的注音...

  • 汉语拼音是一种用拉丁字母来表示汉字发音的系统。它的起源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1、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中,人们开始意识到汉字的繁复特性给教育和文字输入产生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学者开始提出使用拉丁字母转写汉字的方案。2、1906年:清朝时期的学者郭沫若提出了一个音标...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拼音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ZLGYX.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