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汉语拼音的时候人是怎么认字的

—取第一个字的声母,取第二个字的韵母和声调,拼出另外一个字的读音。中国第一部字典、也是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就是用反切法注音的。四、后来出现的各种注音符号就有点与现在的汉语拼音相似了。
古代没有汉语拼音的时候人是怎么认字的
一、老师口传。二、用同音字注音。三、用反切法注音,即用两个字给另外一个字注音——取第一个字的声母,取第二个字的韵母和声调,拼出另外一个字的读音。中国第一部字典、也是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就是用反切法注音的。四、后来出现的各种注音符号就有点与现在的汉语拼音相似了。2018-05-14
用字来代音,也有好多字是形声的,2018-05-14
cdw 阅读 54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3:20: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我国古人确实没有用拼音来认字,但是聪明的古人也是想出办法来认字,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注音。直音指用同音字来标注,但如果同音字也不认识的话,那这个字也读不出来。反切就是在陌生字上面标注两个字,所注字的声母也是反切上字的,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是反切下字的。这两种方法是很多读书人收益,广...

  • 古代没有拼音,就使用反切,就是用两个认识会念的字,取第一个的声母,取第二个的韵母,拼合起来就行了 国人自己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的热情,激发着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

  •  湖北倍领科技 古代的时候,没有拼音人们如何认字?

    在没有拼音的古代,中国人通过直音法和反切法记录汉字读音。直音法是用同音字注音,例如“箱,读如香”。直音法虽然简单,但也存在局限。如果连同音字也不认识,则无法注音。在这种情况下,大量汉字仍需口传。随着声韵分开意识的形成,反切法应运而生。反切法使用两个字注一个音,如“夸,苦瓜切”。

  • 古人对汉字的注音方法主要有两类:以字注字、双拼制。1、以字注字 用一个汉字来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方法。比如“读若”法:儡,相败也,„„读若雷。(《说文解字》)比如“读为”法:父义和(《文侯之命》),郑玄注:“义读为仪。”比如“直音”法:“肇”注“兆”。(《尔雅...

  •  ′妆雪雪ㄟ0nIb 古时候的人在没有汉语拼音的情况下是如何学习汉字发音的呢?

    古人因为没有拼音文字,用两个汉字来注一个字的音。第一个字(反切上字)注声母,第二个字(反切下字)注 韵母和声调。例如:酒子酉切。子声母为精母,酉韵母为有韵,声调为上声,故酒精声酉韵上声。因为古代的发音和现代的不一样,所以不能用普通话把当时的反切发音出来。汉语本来的注音方式是'...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组词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ZLGYX.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