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的拼音是dú shé,声母分别是d、sh;韵母分别是u、e;声调都是第二声。毒舌释义:是一种人物性格及其说法方式,也是ACGN次文化中的萌属性之一。源自日语“毒舌(どくぜつ)”,用于指对他人说话时具有讽刺性的一种人物...
毒舌与毒蛇的汉语拼音
毒舌与毒蛇的汉语拼音是一样的,都是念作dú shé。
其中声母分别是d、sh,韵母分别是u、e,音调分别是第二声、第二声
虽然读音一样,但它们的意思却不一样。
1、毒舌(dú shé)
是一种人物性格及其说法方式,也是ACGN次文化中的萌属性之一。源自日语“毒舌(どくぜつ)”,用于指对他人说话时具有讽刺性的一种人物性格或具有该性格的人物。
毒舌,在汉语之中,特别是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毒舌一词开始被广泛使用以前)中用作形容词和名词,且通常不会单独出现和被使用,但也有其单独出现的情况,而一般是作为成语”赤口毒舌“的一个部分存在。
单独出现时,毒舌一般会被解释为以下两种含义:一种是完全从字面得出的含义,有毒的舌头;另一种则是加以引申的含义,喻(人)说话刻毒。
2、毒蛇
是指能分泌特殊毒液的蛇类,是性格狡猾,出击狠毒的捕食者,敏锐的感官让猎物无处逃窜,诡异的攻击让死亡如影随形。
扩展资料:
与这相关的成语:赤口毒舌
读音为chì kǒu dú shé,汉语词语,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赤:火红色。
出处:唐·卢仝《月食》诗:“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虫头上却吃月,不啄杀。”
意思是小鸟居住在主人家而主人却没有察觉到,他却贪恋别家的,小鸟伸出了舌头,却不吃虫子,而好像是在吃月亮。
近义词:恶言恶语 出口伤人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言语恶毒
示例:小明经常骂街,各种脏话他都能赤口毒舌的骂出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毒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毒蛇
2019-12-29
毒舌的拼音是dú shé,声母分别是d、sh;韵母分别是u、e;声调都是第二声。
毒蛇的拼音是dú shé,声母分别是d、sh;韵母分别是u、e;声调都是第二声。
毒舌释义:是一种人物性格及其说法方式,也是ACGN次文化中的萌属性之一。源自日语“毒舌(どくぜつ)”,用于指对他人说话时具有讽刺性的一种人物性格或具有该性格的人物。
毒蛇释义:英文Viper,是指能分泌特殊毒液的蛇类,是性格狡猾,出击狠毒的捕食者,敏锐的感官让猎物无处逃窜,诡异的攻击让死亡如影随形。
扩展资料:
形容毒舌的词语
赤口毒舌
释义:赤:火红色。 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出处:唐·卢仝《月食》诗:“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虫头上却吃月,不啄杀。”
译文:鸟为了居住停留在人类的地方没有发觉,多么贪恋人类的家,实行恶毒的言语,出口伤人,毒虫头上却吃月,不啄死。
例句:对此等刁滑奸诈、赤口毒舌之徒,兄台无须不用客气,替其长辈好生教训于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毒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毒蛇
2020-01-04
毒舌拼音:dú shé,毒蛇拼音: dú shé。
dú:声母:d,韵母:u,声调:第二声。
shé:声母:sh,韵母:e,声调:第二声。
一、毒舌
释义:不中听的、恶毒的话。
造句
李湘化身“毒舌女王”,,蔡少芬争风吃醋,陶昕然狂甩节操博上位,鲍蕾变作呆萌表情帝。
毒舌美人苏沫,含着金汤勺出生的她素来乖戾嚣张。
笔顺
二、毒蛇
释义:有毒的蛇,头部多为三角形,能分泌毒液,使被咬的人或动物中毒。如蝮蛇、白花蛇等。毒液可供药用。
造句
毒蛇没有粗细之分敌人没有远近之别。
把敌人带入厅堂,就等于把毒蛇放在胸膛。
笔顺
扩展资料:
毒
拼音 :dú ,dài ,部首 :母,笔画 :9 , 繁体: 毒,五笔: GXGU。
释义:
[ dú ]
1、有害的性质或有害的东西。
2、害,伤害。
3、凶狠,猛烈。
4、恨,以为苦。
[ dài ]
古同“玳”,玳瑁。
组词:毒打、 荼毒 、歹毒 、剧毒、 贩毒 、五毒 、毒谋 。
1、毒打 [ dú dǎ ]
残酷地打;狠狠地打。
2、荼毒 [ tú dú ]
荼是一种苦菜。毒是毒虫,指蛇蝎之类。比喻毒害。
3、歹毒 [ dǎi dú ]
阴险狠毒。
4、剧毒 [ jù dú ]
强烈的毒性。
5、贩毒 [ fàn dú ]
贩卖毒品。
2020-01-06
du she 两个字都是第二声。两个词语的拼音及声调是完全一样的。201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