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拼音标注汉字前,古人是怎样使人们的发音一致的?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
在使用拼音标注汉字前,古人是怎样使人们的发音一致的?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

目前大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方案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和1908年刘孟扬的《中国音标字书》,还有1926年的国语罗马字和1931年的拉丁化中国字。所有这些汉字拉丁化方案都为汉语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基础。

1949年,吴玉章给毛泽东写信,提出为了有效的扫除文盲,需要迅速进行文字改革。毛泽东把信批复给郭沫若、茅盾等人研究,于1949年10月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其中一项任务就是研究汉语拼音方案。

1954年,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改为国务院直属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其间收到各种汉语拼音方案1600多个。大致有这样几种形式:

汉字笔画式
拉丁字母式
斯拉夫字母式
几种字母的混合形式
速记式
图案式
数字形式
而最后决定采用拉丁字母作为汉语拼音的符号系统,以便于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

所以,您知道了吧?汉语拼音的出现,是为了将汉字“拉丁”化。孰先孰后,泾渭分明嘛。

参考资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C%A2%E8%AA%9E%E6%8B%BC%E9%9F%B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加上一点简明的汉语拼音发展史作补充。

汉语拼音?
古代没有拼音,就使用反切,就是用两个认识会念的字,取第一个的声母,取第二个的韵母,拼合起来就行了.
古代,中国的回族兄弟不学汉字,学习阿拉伯语,但他们用阿拉伯文的字母来拼写口语(汉语),所以这是中国最早的拼音。
元朝,蒙古统治者用改变了的藏文的字母来拼写汉语等语言,叫八思巴字。虽然不是专门拼写汉语的,但是,也算汉语拼音的一种吧。
明朝,西方传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是中国最早的拉丁字拼音。
清末明初,出现了用简单的古字表现汉语语音的拼音方式。民国年间,政府制定了“注音字母”,就是这个系统的集中表现。现在台湾依然使用。但是,同时也出现了拉丁字的拼音运动,而且,跟左翼人士的政治运动结合很密切。
共和国成立后,立即由政府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就是现在使用的这一套方案。联合国也承认的。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
另补充:
1、最早发明汉字拼音的人
最早发明汉字拼音的人是法国传教士金尼阁。 金尼阁于利玛窦去世的1610年来华。他于1618年回欧洲募集了7000部图书带到中国,并转赴晋、陕开教,他在山西结识了精于小学教育的韩云。两人经过半年研究,将成果整理为初稿。在泾阳,他又找到了志同道合的王征。他们二人,“互相质证,细加评核”,在利玛窦等传教士学习汉字注音的西书《西字奇迹》基础上,修订编制成中国第一部拉丁化拼音汉字字汇,时为1626年。人称“利、金方案”。 周恩来1958年在政协全国委员会举行的报告会上指出:“采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已经经历了350多年的历史。1605年,来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最初用拉丁字母来给汉字注音。1625年,另外一个法国传教士金尼阁又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办法著了一部《西儒耳目资》。”尽管此书尚不完备,但它准确地记录了明末的汉语读音;展示了现代辞书的雏形,成为汉字改革的先驱。

-------------------------------------

所有语言可分为有声调和无声调的语言两种。在有声调的语言中,一个音节声调改变了,语意也随之起巨大的变化。汉语属于有声调的语言,英语属于无声调的语言。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有声调的语言信息熵更高,当然发音也更难掌握。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周有光先生称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法”。这两种注音方法,用起来都不方便。

唐代守温在分析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上,制定了描述汉字语音的三十六字母,说明当时我国的语音分析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他是用汉字来表示这些声母和韵母,因此,这样的字母没有进一步发展成拼音文字。

1867年,英国大使馆秘书威妥玛(Thomas F·Wade)出版了北京语音官话课本《语言自迩集》,他设计了一套拼写法,用拉丁字母来拼写中国人名、地名和事物的名称,叫做“威妥玛式”。民国之后,拼音字母方案是多种多样、琳琅满目的,有模仿日文假名,采用汉字部首作为拼音符号的;也有采用拉丁字母作为拼音符号的。现在我们在一些字典中还能看到模仿日文假名的“注音字母”。

最终,中国在1956年2月12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表了《汉语拼音方案(草案)》,1958年2月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正式批准了《汉语拼音方案》。中国在中苏友好的五十年代设计的汉语拼音采用了罗马字母而非俄文字母,当时考虑到全世界只有俄国、保加利亚和蒙古三国使用俄文字母,而使用罗马字母的国家却超过一百多个。拉丁化的汉语拼音出现,可以说是汉语的一个重大进步。多年来的实践被证明是成功的。

真理在往前一步就是谬误。现在仍然有一些激进的人,还在认为汉语、汉字的拉丁化程度还很不够。事实上,这些人是有历史渊源的。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的拉丁化新文字就在苏联创制了。其目的据说是在苏联远东的10万华工中扫除文盲,今后在条件成熟时,用拉丁化新文字代替汉字,以解决中国大多数人的识字问题。在苏联的中国共产党员瞿秋白、吴玉章、林伯渠、萧三等人与苏联汉学家龙果夫、郭质生合作,研究并创制拉丁化新文字。瞿秋白写成《中国拉丁式字母草案》,于1929年由莫斯科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出版社出版,1930年,瞿秋白又出版了《中国拉丁化字母》一书,引起很大反响。1931年5月,苏联各民族新文字中央委员会科学会议主席团对中国拉丁化字母的方案进行了审定,并批准了这个方案。

钱玄同在《新青年》四卷四期上发表《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的文章,甚至说:“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他提出:“废汉文之后”,“当采用文法简赅,发音整齐,语根精良之人为的文字Esperanto(世界语)”。这显然是一种非常激进的言论,而且把汉语和汉字混为一谈,分不清语言和文字的区别,在学术上是错误的,陈独秀虽然对此进行了批评,指出:语言和文字“此二者关系密切,而性质不同之问题”绝不能混淆,所以,是“仅废中国文字乎?抑并废中国语言乎”还值得研究,但是同时,陈独秀也提出了“先废汉文,且存汉语而改用罗马字书之”的意见。

现在如果我们对照一下伊朗(波斯)改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本民族语言;对照一下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先用阿拉伯字母,后又改成拉丁字母拼写本民族语言,难道他们都强大了吗?今天那些还在鼓吹拉丁化的人们,值得深思啊!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27673.html2007-01-14
大概就是用其他常用字以及一些表音的偏旁部首来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其实即使到了新中国,在汉语拼音没普及前,也是采用这个方法的。
例如X,音同y这样。有些循环论证的味道:)
相关例证您可以看看一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字典。特别是那些4角号码字典(因为4角号码字典一般拼音查字之作为补充方法)

另补充:
1、最早发明汉字拼音的人
最早发明汉字拼音的人是法国传教士金尼阁。 金尼阁于利玛窦去世的1610年来华。他于1618年回欧洲募集了7000部图书带到中国,并转赴晋、陕开教,他在山西结识了精于小学教育的韩云。两人经过半年研究,将成果整理为初稿。在泾阳,他又找到了志同道合的王征。他们二人,“互相质证,细加评核”,在利玛窦等传教士学习汉字注音的西书《西字奇迹》基础上,修订编制成中国第一部拉丁化拼音汉字字汇,时为1626年。人称“利、金方案”。 周恩来1958年在政协全国委员会举行的报告会上指出:“采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已经经历了350多年的历史。1605年,来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最初用拉丁字母来给汉字注音。1625年,另外一个法国传教士金尼阁又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办法著了一部《西儒耳目资》。”尽管此书尚不完备,但它准确地记录了明末的汉语读音;展示了现代辞书的雏形,成为汉字改革的先驱。

七,汉语拼音问题

所有语言可分为有声调和无声调的语言两种。在有声调的语言中,一个音节声调改变了,语意也随之起巨大的变化。汉语属于有声调的语言,英语属于无声调的语言。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有声调的语言信息熵更高,当然发音也更难掌握。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周有光先生称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法”。这两种注音方法,用起来都不方便。

唐代守温在分析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上,制定了描述汉字语音的三十六字母,说明当时我国的语音分析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他是用汉字来表示这些声母和韵母,因此,这样的字母没有进一步发展成拼音文字。

1867年,英国大使馆秘书威妥玛(Thomas F·Wade)出版了北京语音官话课本《语言自迩集》,他设计了一套拼写法,用拉丁字母来拼写中国人名、地名和事物的名称,叫做“威妥玛式”。民国之后,拼音字母方案是多种多样、琳琅满目的,有模仿日文假名,采用汉字部首作为拼音符号的;也有采用拉丁字母作为拼音符号的。现在我们在一些字典中还能看到模仿日文假名的“注音字母”。

最终,中国在1956年2月12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表了《汉语拼音方案(草案)》,1958年2月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正式批准了《汉语拼音方案》。中国在中苏友好的五十年代设计的汉语拼音采用了罗马字母而非俄文字母,当时考虑到全世界只有俄国、保加利亚和蒙古三国使用俄文字母,而使用罗马字母的国家却超过一百多个。拉丁化的汉语拼音出现,可以说是汉语的一个重大进步。多年来的实践被证明是成功的。

真理在往前一步就是谬误。现在仍然有一些激进的人,还在认为汉语、汉字的拉丁化程度还很不够。事实上,这些人是有历史渊源的。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的拉丁化新文字就在苏联创制了。其目的据说是在苏联远东的10万华工中扫除文盲,今后在条件成熟时,用拉丁化新文字代替汉字,以解决中国大多数人的识字问题。在苏联的中国共产党员瞿秋白、吴玉章、林伯渠、萧三等人与苏联汉学家龙果夫、郭质生合作,研究并创制拉丁化新文字。瞿秋白写成《中国拉丁式字母草案》,于1929年由莫斯科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出版社出版,1930年,瞿秋白又出版了《中国拉丁化字母》一书,引起很大反响。1931年5月,苏联各民族新文字中央委员会科学会议主席团对中国拉丁化字母的方案进行了审定,并批准了这个方案。

钱玄同在《新青年》四卷四期上发表《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的文章,甚至说:“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他提出:“废汉文之后”,“当采用文法简赅,发音整齐,语根精良之人为的文字Esperanto(世界语)”。这显然是一种非常激进的言论,而且把汉语和汉字混为一谈,分不清语言和文字的区别,在学术上是错误的,陈独秀虽然对此进行了批评,指出:语言和文字“此二者关系密切,而性质不同之问题”绝不能混淆,所以,是“仅废中国文字乎?抑并废中国语言乎”还值得研究,但是同时,陈独秀也提出了“先废汉文,且存汉语而改用罗马字书之”的意见。

现在如果我们对照一下伊朗(波斯)改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本民族语言;对照一下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先用阿拉伯字母,后又改成拉丁字母拼写本民族语言,难道他们都强大了吗?今天那些还在鼓吹拉丁化的人们,值得深思啊!

以上众多资料,就说明一点,古代注音以同音字为主、偏旁音协助为辅,尽管麻烦还是有效果的2007-01-14
根本就不用
所以才有了方言
过去的人在一起交流的机会很多啊
不像现在有电脑 大家有空了都上网
过去的人有空了就做到巷口聊天
那一个地区的人不就基本上说话都一样了么
还有你的问题问错地方了
我正在回答系统的问题呢2007-01-14
cdw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4-09-20 06:42:2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拼音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ZLGYX.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