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娵訾”的“訾”读音是:zī。一、訾的释义 [ zī ]姓。[ zǐ ]说别人的坏话,诋毁(连—毁)。二、汉字字源 形声。字从言,从此,此亦声。“此”本义为“就餐”,引申义为“嘴边”、“鼻前”。“此”与“言”联合起来表示“嘴边的话”、“悄悄话”。本义:小声议论。引申义:...
訾拼音:zī、zǐ。详细释义:衡量;计量。息耗减损通于不訾。——《淮南子·原道》。訾功丈而知人数。——《吕氏春秋·知度》。注:“相也。”訾相其质,足以比成事,诚可立而授之。——《国语·齐语》。又如:訾粟(度量粟米)訾计(估量计算);訾相(衡量省视);訾省(计算、察核财物...
訾议、足訾、诹訾、訾笑、訾议、訾算、訾用、訾辱、訾度、訾咎、訾责。訾姓:拼音:zī xìng 。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78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最先出现的訾姓,是从訾陬氏简化而来的。夏朝诸侯国中有皆陬国,它的国民大多是称为訾陬氏。而訾陬氏后来简称为訾氏。古代姜姓...
訾 拼音:zǐ,zī 笔画:13 部首:言 五笔:hxyf 基本解释訾zī 钱财:訾算。估量,限度:“訾粟而税”。希求:“不訾重器”。古同“咨”,嗟叹声。古同“恣”,恣纵,狂放。姓。笔画数:13;部首:言;笔顺编号:2121354111251
訾 读音:[zī][zǐ]部首:言五笔:HXYF 释义:[zī]:姓。[zǐ]:说别人的坏话,诋毁(连—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