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喻造句。

1、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2、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
用比喻造句。
雪,像光亮洁净的白布,连缀成一条硕长的腰带,围在了山的半腰上。
比喻: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
分类:
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明喻(直喻)"、"暗喻(隐喻)"、"类喻"、"借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
造句:
造句,动词词语,是指用词语组织句子。今亦以指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
注意事项:
1、内容积极向上;
2、不要有语病;
3、应短小精悍;
4、要求原创。
基本含义: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2、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3、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4、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5、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6、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2023-10-15
Lbcdw 阅读 49 次 更新于 2025-04-11 03:48: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社会畅聊人生 怎么仿写比喻句?

    1、原来雪花都像精灵一样跳舞。2、原来寒风都像刀子一样锋利。3、原来星星都像宝石一样闪亮。4、原来春风都像慈母一样温柔。5、原来春风都像彩笔一样绚丽。6、原来云朵都像棉花一样柔软。7、原来太阳都像火球一样炙热。8、原来月亮都像爱情一样多变。9、原来春天都像乐曲一样激昂。10、原来晚霞都...

  • 1、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2、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3、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4、这一朵朵菊花,远看像一个个色彩鲜艳的绣球,近抚好似一匹匹细腻...

  •  阿鼻gggg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造句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造句:1、雪姑娘走来了,她迈着轻轻地脚步,走过了田地;她撒下白白的雪花,飘过了森林;她跳着轻盈舞蹈,拥抱着冬天。2、村边场上,人们正用脱粒机为玉米脱粒。扬起的玉米,像挂在山间的一道小瀑布。3、雪,你是冬的信使,飞旋着、跳跃着,给房屋披上冬的嫁衣;给大地铺上冬的雪...

  •  上海贡苒网络 用比喻修辞手法造句子

    1. 小河如一条透明的蓝绸子般清澈见底,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2. 岸边的华灯在湖中倒映,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3. 花朵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4. 菊花盛开,远看像一个个色彩鲜艳的绣球,近抚则似一匹匹细腻...

  • 1.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2.一片片落下来的叶子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 3.细长的柳条像小姑娘的头发 4.大象的耳朵像扇子 5.圆圆的月亮像月饼 6.天上的蒙蒙细雨像眼泪 7.天上的星星像小朋友的眼睛 8.小猴子的尾巴像鞭子 9.屋顶像三角形 10.彩色像五彩缤分的小桥 11.天上的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12天上的云...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造句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ZLGYX.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