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亡以[ wáng yǐ ]解释:不能。出处:《逸周书·皇门》:“保用无用,寿亡以嗣,天用弗保。”《汉书·胡建传》:“今监御史公穿军垣以求贾利,私买卖以与士市,不立刚毅之心、勇猛之节,亡以帅先士大夫,...
以的组词
以往、以前、以后、以为、给以、以下、足以、予以、以致、以免、以外、借以、以来、以期、以便、以内、以次、以上、难以、以及、加以、以还、以资、以故、于以、以此、素以、及以、以近、亡以、若以、欲以、以太、以否、以远、过以、以时、无以、业以、聊以。
一、以往[yǐ wǎng]
解释: 某点以前的时间。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赵文子﹞谓 穆叔 曰:‘自今以往,兵其少弭矣。’”《史记·刺客列传》:“酒酣以往, 高渐离击筑, 荆轲 和而歌於市中。”《太平广记》卷八一引晋王嘉 《王子年拾遗记·韩稚》:“ 牺轩以往,屑屑焉以相诛灭。”按,今本《拾遗记·前汉上》“以往”作“以来”。 严复《救亡决论》:“继今以往,将皆视物理之明昧,为人事之废兴。”
例句:回忆缠绵着我的点滴思绪,勾勒着埋藏深久的过去眷恋以往烟雨。不想再停留在过去,不想生活在回忆。生活还在继续,学习需要努力,我要再接再厉。
二、以为[ yǐ wéi ]
解释:认为:不~然。这部电影我~很有教育意义。我~是谁呢,原来是你。
例句: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
三、以后[ yǐ hòu ]
解释:方位词。现在或所说某时之后的时期:
例句:以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
四、以便 [ yǐ biàn ]
解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使下文所说的目的容易实现:
例句:请在信封上写清邮政编码,以便迅速投递。
五、亡以[ wáng yǐ ]
解释:不能。
出处:《逸周书·皇门》:“保用无用,寿亡以嗣,天用弗保。”《汉书·胡建传》:“今监御史公穿军垣以求贾利,私买卖以与士市,不立刚毅之心、勇猛之节,亡以帅先士大夫,尤失理不公。”
造句: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扩展资料
以,音已(yǐ),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如以前、二十岁以下。表示用、拿,把,凭借,如以少胜多、以毒攻毒,“……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基本解释:
1、〈介〉引入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工具、手段、材料等:~毒攻毒;~不变应万变。
2、〈介〉引入动作行为依据的方式、标准等:~貎取人;~高标准要求自己。
3、用作标准:《左传·宣公四年》:“ 以贤,则去疾不足;以顺,则公子坚长。”
4、〈介〉引入相关的原因等:~盛产瓷器而著称;~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
5、〈介〉因:何~知之?不~人废言。
(袁可立)又以阅视殿工加太子少保。——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6、因由;缘故:《诗·邶风·旄丘》:“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7、〈介〉引入空间或时间的位置:长江~南;赏~春夏,刑~秋冬。
8、〈介〉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9、〈介〉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前;~上;三日~后;县级~上;长江~南;五千~内;二十岁~下。
10、〈动〉用;拿:~一当十;晓之~理,动之~情。赠~鲜花。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
辅臣以上意为辞。公(袁可立)于末坐抗声曰:“特相公不肯耳!”——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11、【以……为……】相当于“把……作为 ……”或“认为……是……”:民以食为天;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
既上稍厌诸激聒,政府动以卖直沽名抑正论。公(袁可立)乃抗疏曰:“近年以来,议论繁多,言词激切,致干圣怒。”——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12、以为;认为:《国策·齐策一》:“ 皆以美于徐公。”
13、〈连〉表示目的,相当于“以便”:养精蓄锐,~利再战;增产节约,~支援前线。~广视听;~待时机。
公(袁可立)至,即尽收讼牒委各邑理之,以杀其势。——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14、〈连〉表示并列(连接谓语),相当于“而”:城郭高~厚;众星粲~繁。《礼记·乐记》:“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2023-03-23
以的组词有:以后、以前、以上、以下、以及、以外、以为、以免。
2024-01-22
以 - 组词
可以
以后
自以为是
以前
以为
以往
梦寐以求
以儆效尤
全力以赴
以德报怨
不以为然
如愿以偿
以身作则
2023-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