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是如何学习汉字的?有没有自己的拼音?

中国古代是用“反切”的方法学习汉字的。没有拼音。一、反切法的起源众说纷纭,主要有四种观点:一、起源于三国魏人孙炎。这种说法最早见于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中的《音辞篇》:“孙叔然(就是孙炎)创《尔雅音义》,是...
中国古代是如何学习汉字的?有没有自己的拼音?
中国古代是用“反切”的方法学习汉字的。没有拼音。
一、反切法的起源众说纷纭,主要有四种观点:一、起源于三国魏人孙炎。这种说法最早见于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中的《音辞篇》:“孙叔然(就是孙炎)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二、起源于东汉末服虔。日本释安然《悉昙藏》引用唐朝武玄的《韵诠》中《反音例》称到:“服虔始反音。”
二、反切法就是用两个字拼出一个音。如“昌”字,音“尺良反”,就是说“尺”和“良”相拼,得出“昌”字的读音。到了唐代,把“反”字去掉,称为某某切,例如“昌,尺良切”。由此可见,反切是一种拼音方法,但是它和现代的汉语拼音不一样。
三、现代的汉语拼音是一种音素拼音,即每个音素用一个或两个字母表示,因此,用汉语拼音注音,既可以用一个字母,如“哦”,也可以用两个字母,如“四”,也可以用三个、四个字母来标注一个汉字的读音。反切是根据声韵原则来进行拼音的,它其实是一种双拼法,总是用两个字来拼音的。
四、反切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反切的上字既然代表声母,就应该只表示辅音,但是实际上每一个汉字都代表一个完整的音节,单纯表示辅音的汉字是不存在的。反切的下字既然是表示韵母的,就应该只表示元音,但是同样的,以元音开头的汉字又是很少的,因此常常必须借用带有辅音的汉字来作为反切用的下字。
2018-04-11
cdw 阅读 45 次 更新于 2025-04-02 18:13:3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湖北倍领科技 古人如何学习汉字

    在中国古代,由于没有拼音字母,古人只能用汉字来注音。这种方法被称为直音法,它在汉代尤为盛行。例如,《说文解字》中对“材”的注音是“才声”,意思是“材”应该读作“才”。这种注音方法虽然简单易懂,但也存在局限性。当某个汉字没有同音字时,直音法便无法使用;或者注音的汉字比被注音的字...

  • 第一种学习方法就是直音标注。只因顾名思义就是当时古人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的话,就可以把一些相同音节的字来写在这个字的附近。如果两个字都是生僻字的话,那么即使标了音注解也读不出来。第二种学习方法就是反切。这个反切的学习方法明显要比第一种职业的学习方法更为麻烦。它需要两个汉字来给一个...

  •  宸辰游艺策划 古人如何学习汉字

    古代儿童启蒙识字,常借助《三字经》、《百家姓》与《千字文》等经典读物。《三字经》取材广泛,涵盖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及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诸多领域。其句式简洁,三字一句,韵律优美,易于诵读,成为儿童启蒙教育的首选教材。其蕴含的核心思想,如仁、义、诚、敬、孝等,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

  • 汉语拼音是近代才发明的,那么大多数人都会有一个疑惑,古人是如何学习汉字的呢?据了解,古人学习汉字的方法有直音法,反切法,读若法。一、读若法就是用一个读音相近的字注音(代替这个字)许慎的《说文解字》就采用读若法这种注音方法。如“土享,射臬也,读若准。”二、直音法就是...

  • 但是,面对汉字,学习者首先要弄明白正确读音,才干更好地学习和控制它,因而,从古到今,如何给汉字标注读音,许多学者不时探究,创造了许多很适用的注音办法。从汉字注音的开展史来看,在数千年里,汉字总共降生了10多种注音办法,它们在一定水平上协助学习者控制了汉字的读音,有效地推进了汉语文字学的...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组词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ZLGYX.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