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语拼音没出来前,我们是怎么学习汉字的发音的?

汉语拼音的近代史 中国人自己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的热情,激发着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
在汉语拼音没出来前,我们是怎么学习汉字的发音的?
cdw 阅读 53 次 更新于 2025-04-01 08:10: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比如“悖,冰妹切”,前面的字为上字,取其声母,后面的字为下字,取其韵母,切的意思是反复磨合,也就是拼的意思,冰妹切用汉语拼音表示就是bei,声调为“妹”的声调,即四声。影响比较大的《康熙字典》就是用反切法标注读音的。 但是这些用汉字标注汉字读音的方法有很多弊端,比如反切法,入门最起码要口口教授大量汉...

  •  li5709443 在没有普及汉语拼音之前,以前的中文汉字是如何注音的?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周有光先生称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法”。这两种注音方法,用起来...

  •  宸辰游艺策划 没出汉语拼音前,古人是怎么拼读汉字的呢?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汉语拼音出现的非常晚,是在清朝末年才出现的,至少鸦片战争以前都是没有所谓的汉语拼音的。这种情况直到“切音字”运动的出现,这个运动是由梁启超发起的,同样这个“切字音”就是汉语拼音的雏形。“切字音”运动虽然是梁启超发起的,不过真正把拼音创造出来的却是卢戆章,他潜心眼睛汉...

  • 在发明拼音之前汉字注音采用的是切注发。就是两个汉字合在一起,用前一个汉字的前半音和后一个汉字的后半音合起来注音。如:菜,注音就是“此爱”。康熙字典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古人在拼音发明之前还有很多认字的方法:“读若”法。即找一个读音相似的字来给原字注音,写作“甲,读若乙。”。如...

  •  文暄生活科普 那没有拼音之前的中文是怎么标记发音的呢?

    然而,有提议废除汉字,改用拼音文字。作为过渡,注音字母改为拼音字母,帮助国民熟悉字母写法,从而产生了拼音系统。现在,字典中的汉语拼音方案与注音字母一一对应。虽然汉字字母化未得以广泛实施,但拼音字母和拼音方法得以保留下来。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地区仍在使用注音法。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组词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ZLGYX.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