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张声势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462 成语 虚张声势 注音 ㄒㄩ ㄓㄤ ㄕㄥ ㄕˋ 汉语拼音 xū zhāng shēng shì 释义 故意夸大声威,张扬气势,用以吓阻他人。 语本《三国志.卷九.魏书.诸夏侯曹传.曹休》。 典源 《三国志.卷九.魏书.诸夏侯曹传.曹休》曹休字文烈,太祖族子也。 天下乱,宗族各散去乡里...
虚张声势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462 成语 虚张声势 注音 ㄒㄩ ㄓㄤ ㄕㄥ ㄕˋ 汉语拼音 xū zhāng shēng shì 释义 故意夸大声威,张扬气势,用以吓阻他人。 语本《三国志.卷九.魏书.诸夏侯曹传.曹休》。 典源 《三国志.卷九.魏书.诸夏侯曹传.曹休》曹休字文烈,太祖族子也。 天下乱,宗族各散去乡里。 休年十余岁,丧父,独与一客担丧假葬,携将老母,渡江至吴。 以太祖举义兵,易姓名转至荆州,闲行北归,见太祖。 太祖谓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驹也。」 使与文帝同止,见待如子。 常从征伐,使领虎豹骑宿卫。 刘备遣将吴兰屯下辩,太祖遣曹洪征之,以休为骑都尉,参洪军事。 太祖谓休曰:「汝虽参军,其实帅也。」 洪闻此令,亦委事于休。 备遣张飞屯固山,欲断军后。 众议狐疑,休曰:「贼实断道者,当伏兵潜行1>。 今乃先张声势,此其不能也。 宜及其未集,促击兰2>,兰破则飞3>自走矣。」 洪从之,进兵击兰,大破之,飞果走。 〔注解〕(1)潜行:秘密出行。 (2)兰:吴兰,生卒年不详,三国蜀之大将。 (3)飞:张飞(西元?∼271),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国蜀汉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 少与关羽俱事刘备,号万人敌。 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 刘备伐吴,飞率兵会合,出兵前为部下所杀。 諡桓。 典故说明 曹休,三国魏人,为曹操宗族中的晚辈,极得曹操赏识,曾以「吾家之千里驹」来称赞他,并将他视如己出。 曹休常跟着曹操四处征战,负责统领曹操的随身亲兵「虎豹骑」,故有过人的胆识。 有一次,刘备派吴兰领军在下辩驻守,曹操派遣曹休与曹洪共同带兵出战。 曹军行进当中,刘备又派张飞在固山驻军屯守,好像是要阻断曹军的后路。 当大家正在猜疑刘备的用意时,曹休说:「他们如此张扬声威气势,一定是想分散我们的注意力,然后再暗中派兵偷袭。 我们应该趁其不备,发动攻击,只要能把吴兰的军队打败,张飞必然就会撤军。」 曹洪接受了这个建议,立刻率领大军攻打吴兰的营地,吴兰果然大败,张飞亦如所料的撤了驻军。 这段文字中的「先张声势」,指的是夸大声威,张扬气势,后来「张」多作「虚张」,以加强语义中「夸大不实」的涵义,「虚张声势」这句成语就是从这里演变出来的,用来形容故意夸大声威,张扬气势,用以吓阻他人。 出现「虚张声势」的书证如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闇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 书证 01.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闇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 02.宋.欧阳修〈再论燕度鞫狱枝蔓札子〉:「臣每见前后险薄小人多为此态,得一刑狱,勘鞫踊跃,以为奇货,务为深刻之事,以邀强干之名。 自谓陷人若多,则进身必速,所以虚张声势,肆意罗织。」 03.《水浒传》第六八回:「如若那边擂鼓摇旗,虚张声势,切不可进。」 04.《西游记》第三三回:「此山若是有怪,他半步难行,一定虚张声势,跑将回来报我;想是无怪,路途平静,他一直去了。」 05.《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王元椿只听得弦响,不见箭。 心里想道:『这男女!不会得弓马的,他只是虚张声势。 』只有五分防备,把马慢慢的放过来。」 06.《红楼梦》第四回:「小人已想了一个极好的主意在此:老爷明日坐堂,只管虚张声势,动文书,发签拿人,原凶是自然拿不来的。」 07.《红楼梦》第六八回:「凤姐又差了庆儿暗中打听告了起来,便忙将王信唤来,告诉他此事,命他托察院,只虚张声势,警吓而已。 」08.《荡寇志》第二一回:「吴用便唤呼延绰、索超吩咐道:『你二人分领两枝人马,虚张声势,去青龙汛劫粮,他若来救,你二人于半路上如此如此,休得有误。 』」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故意夸大声威,张扬气势,用以吓阻他人。 【使用类别】用在「夸大声势」的表述上。 【例  句】<01>父亲就是父亲,手里的棒子,其实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他哪会真的打你。 <02>他撂下这些狠话,只是虚张声势而已,你千万不要信以为真,被他给吓傻了。 <03>看他如此张牙舞地爪虚张声势,想必是心乱了,我们稍安勿躁,别被他吓到了。 <04>老天爷虚张声势地打了几声闷雷,下了几滴雨,天竟然就放晴了,让我的雨伞无用武之地。 <05>看他一付暴怒的样子,其实只是虚张声势以便掩饰自己的怯懦罢了。 近义词: 装腔作势 反义词: 辨识 参考语词 虚张形势,虚作声势,伪张声势
2022-11-07
Lbcdw 阅读 42 次 更新于 2025-04-13 14:56: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腾云新分享 虚张声势什么意思?虚张声势典故出处介绍

    虚张声势意为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典故出处:该成语出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描述的是诸葛亮在攻打天水时,为了引诱姜维归顺,让魏延率部“虚张声势,诈取冀县”。此外,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唐代韩愈的《论淮西事宜状》。具体用法:在故事中,诸葛亮利用“虚张声势”的策略,...

  •  深空游戏 虚张声势的虚什么意思 虚张声势历史典故

    1、虚张声势的虚是虚假意思。形容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出自《论淮西事宜状》。2、西汉景帝时,李广为上郡太守。当时匈奴入侵上郡,景帝派宠幸之臣到上郡,助李广习兵击匈奴。一天,该臣与骑从十余人外出游猎,遇到三个匈奴人,与他们开战,随从尽死,仅该臣一人被射伤逃至李...

  •  校易搜全知道 虚张声势什么意思?虚张声势典故出处介绍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诸葛亮口中的虚张声势,意为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唐代韩愈、《论淮西事宜状》中的淄青、恒冀两道,与蔡州气类略同,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在《三国演义》当中,姜维归顺蜀汉可谓...

  •  小伟说教育 虚张声势的意思

    虚张声势的意思:张:铺张,夸大。装出强大的声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唬或迷惑对方。拼音:xūzhāngshēngshì,出处: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淄青、恒冀两道,与蔡州气类略同,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虚张声...

  •  校易搜全知道 虚张声势的意思

    虚张声势释义:张:铺张,夸大。装出强大的声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唬或迷惑对方。成语出处: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淄青、恒冀两道,与蔡州气类略同,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虚张声势”。运用示例:明·...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近义词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ZLGYX.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