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六个字的拼音分别为:乂(yì/ài),氼(nì),嫑(biáo),忈(rén),嘦(jiào),姕(zī)。乂,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乂的古字形像一种刀类工具,是刈的初文,本义是指割草或收割谷类植物,后来被假借为治理、安定等意思。氼,古同溺,沉没;沉溺。
回答:乂(拼音:yì,ài),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乂的古字形像一种刀类工具,是“刈”的初文 。本义是指割草或收割谷类植物,后来被假借为治理、安定等义。延伸:象形字或会意字。李学勤在《字源》中写到“乂”为象形字,是因为乂字撇捺相交,状如一把剪...
乂yì 乂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丿 部外笔画:1 总笔画:2 五笔86:QTY 五笔98:RTY 仓颉:K 笔顺编号:34 四角号码:4000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4E42 基本字义 1.治理,安定:~安(太平无事)。2.贤才:俊~在官。3.割:~草。~麦。详细字义 〈...
乂,拼音:yì ài 。1、yì 。(1)割草。(2)杀。(3)治理。(4)治疗。(5)安定。(6)才德出众。2、ài 。惩戒。见《汉语大字典》31页
乂,拼音:yì;ài 中文名:乂 词 性:动词、名词 部 首:丿 结 构:独体结构 解释:◎乂 拼音:yì 1. 治理:康乂;不乂(不能治事);熙乂;清乂(犹清理);中乂(居中央而治理天下);惩乂(惩治)。乂,治也。——《尔雅 · 释诂下》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