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越雷池一步是什么意思

不敢越雷池一步:越,跨过,雷池,古地名,现今位于龙感湖水域。比喻不敢越过某一界限。多指保守、拘泥;或让敌人胆寒,不敢进犯。也有作“不得越雷池一步”。追根溯源。昔日的“古雷池”便是今天的安徽省望江县雷池乡境内...
不越雷池一步是什么意思
雷池:今安徽望江县南。

“不越雷池一步”这个成语,来源于晋.庾亮《报温峤书》,东晋时,世族权贵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其中,护军将军庾亮的声势最大。他职掌中央大权,受到晋成帝的赏识。凡是朝廷大事,晋成帝都要听取他的意见。对此,镇守历阳的苏峻将军十分不满:我沙场屡建战功,庾亮凭什么青云直上!于是,他命令部下向庾亮讨伐。消息传到驻守在雷池附近的温峤都督那里。他听说庾亮受围,立刻发兵救援。不料,庾亮写信叫他切勿越过雷池一步。因为雷池一旦失守,历阳也就保不住。
这个成语原意是要温峤坐镇防地,不要越过雷池去京都。现指做事不敢超越一定的界限、范围。2007-08-08
不敢越雷池一步:越,跨过,雷池,古地名,现今位于龙感湖水域。比喻不敢越过某一界限。多指保守、拘泥;或让敌人胆寒,不敢进犯。也有作“不得越雷池一步”。追根溯源。昔日的“古雷池”便是今天的安徽省望江县雷池乡境内。
《晋书·庾亮传》:“亮并不听,而报温峤书曰:‘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扩展资料
典故
公元325年,东晋第二任皇帝晋明帝司马绍驾崩,5岁的皇太子司马衍嗣位,是为晋成帝。新君年幼,母后庾氏临朝施政。庾太后以司徒王导、中书令庾亮等大臣辅政,国舅庾亮为执政决策者。但是,庾亮十分专权,经常疑忌历阳内史苏峻、荆州刺史陶侃、豫州刺史祖约等外镇大将有谋反之心。
其中,祖约自恃资深望高而未能成为顾命大臣,常怀满怀怨愤,而苏峻因平叛有功,威望渐高,且兵精卒锐,镇守着江北,也渐生异志。为此,庾亮遂任命丹阳尹温峤为都督江州诸军事、江州刺史,镇守武昌,以防生变
公元327年秋,庾亮征召苏峻入朝为大司农,想以此解除其兵权。
苏峻怀疑庾亮欲加害自己,遂于当年11月联合祖约举兵反叛。镇守武昌的温峤闻讯后,欲发兵东下守卫京师建康(今南京),可庾亮担心温峤东下勤王,西线防务空虚,荆州刺史陶侃会乘虚东下,与苏峻、祖约东西呼应,危害更大,遂赶忙派人致书温峤,阻止道:“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意思是劝温峤坐镇原防地,不要越过雷池而东进保卫京师。
最后的结局是,由于庾亮缺乏识人之明,不察陶侃是位大忠臣而心生猜忌,故而阻止了温峤的东下勤王之举。此举导致公元328年,苏峻自历阳(今安徽和县)至横江(今和县东南)渡江,攻入建康,庾亮只好投奔温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不敢越雷池一步
2019-08-20
意思: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不敢越过界限,形容拘谨。
拼音:bù yuè léi chí yī bù
出处:曹靖华《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有一种惯例,从来送客,只到自己房门为止,不越雷池一步。”
例句:只是她一直将爱情和友情分得太过清晰,她不越雷池一步,但不代表她不记得你的好,不代表她不懂得你的喜怒哀乐。有那么一瞬间,他想,是不是这样就够了。
笔画

不越雷池一步近义词:
正襟危坐具体解释如下:
拼音:zhèng jīn wēi zuò
释义:整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恭敬或拘谨的样子。
出处:郭沫若《学生时代·到宜兴去》:“R先生把我请在一把上位的太师椅上坐下,正襟危坐和我对话起来。”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恭敬严肃或端正地坐着。
例句:爸爸在客厅里正襟危坐,要求我把考试成绩单拿去,看来又要接受教育了。
2021-07-14
“不越雷池一步”,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意思指不敢越过界限,形容拘谨。

1、拼音:bù yuè léi chí yī bù
2、出处:曹靖华《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有一种惯例,从来送客,只到自己房门为止,不越雷池一步。”

3、程度:一般成语

4、色彩:中性成语

5、用法:作谓语、状语;形容人保守拘谨

6、结构:动宾式成语

“不越雷池一步”典故赏析:
东晋建立,庾亮奉命和桓峤一起辅导太子司马绍读书。司马衍即位后,是为晋成帝,太后庾文君临朝摄政,并下令由王导、庾亮、卞壸三人共同辅政,但实际掌权的只有庾亮一人,庾亮在朝中完全取代了王导的地位。
由于原先王导当权时为人宽厚,而庾亮上任后却施以严法,因此导致很多人都对庾亮极为不满,甚至有些人还因此起了异心。其中有一人便是苏峻。庾亮由于得罪了大将苏峻,惹出了328年的苏峻之乱。
他打着讨伐庾亮的旗号发动叛乱,一口气攻入了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苏峻叛乱时,庾亮给大将温峤写信,说自己担心其他地方更乱,让温峤留在原地别动,千万不要越过界限一步,不要到京城来。
这个界限的地儿叫“雷池”(今属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正所谓“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这就是“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个典故的由来。
2021-07-14
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历阳(安徽和县)镇将苏峻叛乱,举兵进犯建康(南京),江州刺史温峤欲领兵东下,中书令庾亮恐荆州刺史陶侃乘虚而入,在《报温峤书》中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这封信以《庚亮报温峤书》为题,保留了下来,《晋书·庾亮传》有其摘录,信中有一句道:“我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历阳郡,在今安徽省和县一带,当时苏峻的驻军所在地。雷池,即雷水,源出湖北省黄梅县界,流经安徽省宿松县至望江县南而汇积成池,所以叫做雷池,雷池更向东流而入长江。温峤如离开江州回京,必须越过雷水。庾亮叫他“无过雷池一步”,意思就是叫他不要回京,一步也别动。庾亮的上引原句,用现代语言来说,大意如下:“西部万一出事,要比历阳的苏峻更麻烦,所以老兄一定要坐镇原防,不可跨越雷水,--过来一步都不行啊!”(足下,对人的一种尊称。)2020-06-10

yuè
léi
chí

bù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不敢越过界限,形容拘谨曹靖华《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有一种惯例,从来送客,只到自己房门为止,不越雷池一步。”典故出处
曹靖华《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有一种惯例,从来送客,只到自己房门为止,不越雷池一步。”
近义词
不敢越雷池一步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不敢越过界限,形容拘谨
成语举例:王朔《枉然不供》:“虽无惊天地、泣鬼神、利国利民的大功德,也是乐天敬业,不越雷池一步。”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形容人保守拘谨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现代2019-11-18
坚决遵守原则2007-08-08
遵纪守法2007-08-08
cdw 阅读 48 次 更新于 2025-04-04 03:57:3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炒蛋哥etzmvd6b 历史上不能越过一步的“雷池”,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越雷池一步”,又名“不得越雷池一步”、“不敢越雷池一步”,意即要求人做事不要超出一定的范围、界限。但如果上天再给这个成语的主人公,即东晋庾亮与温峤这对好基友一个机会的话,他们会坚决、迅速、果敢的越过雷池。没能跨越雷池这个范围和界限,是他们永远的痛。那是在东晋成帝咸和二年...

  •  gy198721 谁能帮我解读:不越雷池半步 的由来?

    不越雷池一步:意思是不敢超越一定的界限,多指保守、拘泥;也有作“不得越雷池一步”的,意思好似不准超越规定的范围,多指压制、束缚。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典故 东晋成帝时,庾亮任中书令,执朝政。他为了防备西部边境的敌人侵犯,推荐温峤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做官,...

  •  百度网友dc5d3cf991 古代人常说“不敢越雷池一步”,里面的雷池到底在哪里?

    我们经常在影视剧当中听到这句话,就是“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其中的雷池是指的哪呢?这句话中的雷池其实是指中国安徽省望江县雷池乡的境内。句话在词典中的意思是,比喻某一个人不敢越过某一个地方的某一个界限,以此来反映出一个人的谨小慎微,或是尊规守法。它出自一个典故。典故便是发生在...

  •  谷艾文艺苑 雷池是什么为什么不越雷池一步

    雷池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安徽望江县西南。不越雷池一步原意是指不要越过雷池这个地域界限。以下是关于雷池及不越雷池一步的详细解释:雷池的含义:雷池是一个具体的地名,历史上存在于安徽望江县的西南部。不越雷池一步的本义:这句话最初出现在晋代庾亮的《报温峤书》中,原句为“吾忧西陲,过于历阳...

  •  Maymills 不敢越雷池一步什么意思

    “不敢越雷池一步”比喻做事不敢超越一定的界限和范围,形容人保守拘谨不敢为;在句中可作谓语、分句。晋·庾亮《报温峤书》:“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这句话后演化为成语“不敢越雷池一步”。庾亮让温峤不要跨越雷池一步,是对形势的错误估计,从战略上看是十分不明智的...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近义词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ZLGYX.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