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否人物注音: zāng pǐ rén wù 臧否人物释义: 臧否 褒贬。评论人物好坏。 臧否人物出处: 《晋书·阮籍传》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臧否人物造句: 1、人物臧否须待死后。 2、《宋史》对他之记录并未体察出特殊时期的特殊人物心态,臧否人物不够精当。
1、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2、比较而言,范仲淹不以地域作为臧否人物的标准则要高明得多。3、他鉴于坏人当道难处,一般不轻易臧否人物,但对正义之士也还能加以扶持。4、后面我们将还要展开讲到,文采是***臧否人物的重要标准。5、孔子开了把忠作为臧否人物,评判是非的重要标准和尺度的先河。6、譬如...
10、臧否雌黄率如此《董邦达西湖图》11、臧否不挂口《送刘分攵倅海陵》12、嗒然臧否两相闲《赠罗竹山术者》13、信难臧否遽《送陆君重五首》14、於焉有臧否《汪元思遗诗和意以谢》15、臧否在名人《逍遥咏》
陟罚臧否造句 1、“偶像激励”在教育策略上属于“制约学习”的类型,不仅有目标还要陟罚臧否。2、《孙子兵法》中有句名言叫“陟罚臧否”,其意不仅是说赏与罚之间必定要有道清楚的界线,更意味着有由才赏,有由才罚的道理。3、不信回头看看身边的人和事,甚至很多时候最简单的陟罚臧否都做不到,...
陟罚臧否,这个词源自古代汉语,用以描述对下属的奖惩和评价。它意味着上级对下级的行为进行公正的评价和适当的奖惩。这种评价和奖惩不仅仅涉及物质奖励和惩罚,还包含精神层面的褒奖和贬斥。在现代社会,陟罚臧否的概念依然被广泛使用,用以形容组织内部对于员工表现的评估与奖惩机制。陟罚臧否的概念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