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转睛的近义词是什么?

目不转睛的近义词是:目不斜视、目不转视、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1、目不斜视: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都是目不斜视,俯首而行。”释义:都是眼睛不往旁边看...
目不转睛的近义词是什么?
目不转睛的近义词是目不斜视、聚精会神。
1、目不斜视,读音是mù bù xié shì,是一个汉语词语,释义是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都是目不斜视,俯首而行。”
译文:都是目不斜视,低下头前行。
2、聚精会神是一个成语,读音是jù jīng huì shén,意思是指集中注意力地看。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
出自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译文:君王勉力于上,人臣恭谨于下,聚精会神,互相配合。
扩展资料
目不转睛的反义词
1、东张西望,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dōng zhāng xī wàng,意思是向四处张望的意思,形容心神不安地到处看。
出自明·冯梦龙《喻世明言》:“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一心只想丈夫回来,此时经常走向前楼,在帘内东张西望。”
2、东观西望,汉语词汇。拼音是dōng guāng xī wàng,形容四处观望,察看动静。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三回:立起身来,东观西望,远远地山顶上见个庵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观西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张西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目不斜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聚精会神
2019-01-19
目不转睛的近义词是:目不斜视、目不转视、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1、目不斜视: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都是目不斜视,俯首而行。”
释义:都是眼睛不往旁边看,低着头走过。
2、目不转视:形容注意力集中,看得出神。
出自:清·吴伟业《张南垣传》:“某树下某石可置某所,目不转视,手不再指,若金在冶,不假斧凿。”
释义:某棵树下的石头可以放在某个地方,看得出神,手不再指,如果金子在熔炉,不用斧凿。
3、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
出自:钱钟书《围城》:“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
4、聚精会神:意思是指集中注意力地看。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
出自: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释义:君王勉力于上,人臣恭谨于下,聚精会神,互相配合。
5、专心致志:意为用心专一,聚精会神,丝毫不马虎,把心思全放在一件事上。形容非常认真地去做某件事。 致:尽,极。志:意志。
出 自: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释义:下棋也是要计数的一种,而且是平常学的。如果不专心致志的来学的话,也是学不好的。
扩展资料目不转睛的反义词: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1、左顾右盼:顾、盼:看。向左右两边看。形容人骄傲得意的神情。
出自:晋·左思《咏史》诗:“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释义:左看清澈长江水,右望能够安定羌族。
2、东张西望: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出自: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一心只想丈夫回来,从此时常走向前楼,在帘内东张西望。”
释义:三巧儿相信了卖卦先生的话语,一心只想着丈夫回来,所以经常走向前楼,在窗帘内到处张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目不转睛
2019-03-03
目不转睛的近义词是:目不斜视、目不转视、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1、目不斜视: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都是目不斜视,俯首而行。”

释义:都是眼睛不往旁边看,低着头走过。

2、目不转视:形容注意力集中,看得出神。

出自:清·吴伟业《张南垣传》:“某树下某石可置某所,目不转视,手不再指,若金在冶,不假斧凿。”

释义:某棵树下的石头可以放在某个地方,看得出神,手不再指,如果金子在熔炉,不用斧凿。

3、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

出自:钱钟书《围城》:“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

4、聚精会神:意思是指集中注意力地看。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

出自: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释义:君王勉力于上,人臣恭谨于下,聚精会神,互相配合。

5、专心致志:意为用心专一,聚精会神,丝毫不马虎,把心思全放在一件事上。形容非常认真地去做某件事。 致:尽,极。志:意志。

出 自: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释义:下棋也是要计数的一种,而且是平常学的。如果不专心致志的来学的话,也是学不好的。

扩展资料
目不转睛的反义词: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1、左顾右盼:顾、盼:看。向左右两边看。形容人骄傲得意的神情。

出自:晋·左思《咏史》诗:“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释义:左看清澈长江水,右望能够安定羌族。

2、东张西望: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出自: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一心只想丈夫回来,从此时常走向前楼,在帘内东张西望。”

释义:三巧儿相信了卖卦先生的话语,一心只想着丈夫回来,所以经常走向前楼,在窗帘内到处张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目不转睛2019-12-20
【成语】目不转睛
【释义】看时连眼珠都不转动。形容注意力集中。
【近义】目不斜视 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专心致志
【例句】观众们~地看着台上的表演。2015-05-25
目不斜视、全神贯注、专心致志2015-05-25
【解释】: 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出处】: 晋·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举例造句】: 老婆婆看着小官人,目不转睛,不觉两泪交流。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一
【拼音代码】: mbzj
【近义词】: 目不斜视、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反义词】: 左顾右盼
【歇后语】: 猫儿洞口等老鼠
【灯谜】: 假眼
【用法】: 作状语;形容注意力集中
【英文】: all eyes and eyes2019-02-02
目不斜视。聚精会神。望采纳2015-05-25
目不转视 目不斜视2019-01-03
全神贯注,聚金汇神2020-04-24
全神贯注2015-05-25
全神贯注吧,聚精会神是形容听2015-05-25
目不转睛近义词:
---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屏气凝神---全神贯注---心无二用---一心一意---专心一志---专心致志---

相关解释:
聚精会神( 注释:会:集中。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目不转睛( 注释: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屏气凝神( 注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全神贯注( 注释: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心无二用( 注释: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一心一意( 注释: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专心一志( 注释: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专心致志( 注释: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电脑版 版权所有 在线近义词查询 浙ICP备05019169号2022-05-24
cdw 阅读 61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0:52: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誉祥祥知识 目不转睛的近义词是什么?

    另一个近义词是“目不斜视”,这个词语直译的意思是不斜眼看别处。形容目光非常专注,不向其他事物或人投去目光。与“目不转睛”一样,“目不斜视”也是在描述一种专注的状态,即视线不离开目标或重要的事物。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态度端正、严肃认真。三、近义词的应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

  •  阿暄生活 目不转睛的近义词是什么?

    二、聚精会神 另一个近义词“聚精会神”,与“目不转睛”在意义上非常接近。这个词强调了精神的集中,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某一事情上,不分散精力。与“目不转睛”不同的是,“聚精会神”更多地强调了精神上的高度集中,可能不仅仅是眼神,还包括整个人的思维和行动都非常专注。三、近义词的意义与...

  •  翡希信息咨询 目不转睛的近义词是什么?

    目不转睛的近义词包括:目不斜视、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屏气凝神。目不斜视:表示视线不偏离,与“目不转睛”都强调了视线的专注和不变。聚精会神:强调精神的高度集中,与“目不转睛”在含义上相近,都表示全神贯注于某一事物。全神贯注:意指心无旁骛,完全沉浸在某一事...

  •  翡希信息咨询 目不转睛的近义词是什么

    目不转睛的近义词包括目不斜视、目不转视、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目不斜视: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目不转视:形容注意力集中,看得出神,与“目不转睛”含义相近。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与“目不转睛”都表现出高度的专注。聚精会神:指集中注意力地看...

  •  翡希信息咨询 目不转睛的近义词是什么?

    目不转睛的近义词包括“目不斜视”、“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以及“专心致志”。目不斜视:意味着视线坚定,不偏不倚,与“目不转睛”都形容视线专注,不偏离目标。全神贯注:强调精神集中,不分散注意力,与“目不转睛”在表达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意思上相近。聚精会神:意指精神集中,心无旁骛...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反义词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ZLGYX.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